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来袭后,永州市冷水滩区组织相关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奋战防疫第一线,紧盯冷链食品、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等重点环节,严守药店、餐饮店、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全力稳物价保民生,对违反防疫规定行为果断“亮剑”、严肃查处,确保市场监管领域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做好服务民生的“守护者”。
抓好保价稳市工作
疫情当前,市民对蔬菜、粮油、肉禽蛋等重要民生商品的需求激增,不少市民为响应“少出门”的防疫宣传,采用“单次多量”的采购方式囤积食材,一时间,市区各大市场内居民日购买量远高于日常供应。
针对这一现象,市场监管局迅速成立价格监测小组,对居民生活必需品及防疫物资市场价格进行监测,实行日监测、日报告。同时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受理群众价格投诉举报,一旦发现价格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从严处理,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自3月18日以来,冷水滩区市场监管局共受理消费者价格类投诉举报12件,并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市场监管动态、消费警示等内容,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消除群众恐慌心理。3月19日,在检查中发现主城区有商贩正在销售无检验检疫的生鲜猪肉,且售价远高于市价,执法人员立即依法进行扣押,立案调查,并利用新闻媒体进行曝光,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目前,该区七大类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防疫物资市场货源充足,价格保持平稳,并无波动。
发挥药店“哨点”作用
上午,位于梅湾路的一家零售药店入口处,所有进店人员正在接受体温测量、查验两码后方可进入。据药店负责人介绍,目前,口罩、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储备齐全,每天对店堂进行三次消杀,对于店内工作人员也加强了健康管理。
“我们的药品都是统一配送的,严格按照包装标示条件进行储存,处方药均凭处方进行销售,我们一定会保证药品质量安全,落实好疫情期间的防控要求。”药店工作人员说。
为切实做好当前药店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好药店“哨点”作用,冷水滩区市场监管局要求进入药店人员进门必须扫场所码、测体温、戴口罩,采用下架封存、全面检查督导等方式,确保全区341家零售药店严格执行暂停销售“四类”药品的应急处置政策,涉及2367个种类,累计下架封存退热药6万余盒。对未按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药店要求立行立改,集中约谈药店9家次,对3家违规销售“四类”药品的药店进行整改。
日常防疫常抓不懈
在河东翠竹路某餐馆门口,进门的玻璃上除了场所码外,还粘贴着一张红色告知书,不少群众路过时都驻足观看。
据餐馆老板介绍,这个告知书是冷水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早上粘贴的,对象主要是餐饮单位,内容是督促餐馆单位落实场所消杀和从业人员个人防护措施,要求进店人员必须戴好口罩、扫(亮)码(行程码、场所码),做好体温测量、记录等相关防控措施,控制好经营规模和营业时间,落实好堂食用餐各项防控要求,禁止人员聚集扎堆,必要时暂停堂食,对发现从业人员和进店人员有黄、红码和体温异常者,第一时间报告当地街道(社区)。
疫情发生后,冷水滩区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对2645家餐饮单位,66家冷库、19个农贸市场、17家超市的249家冷链食品经营户发放了疫情防控《告知书》,对1911家副食店进行了口头告知以及防控要求的政策宣传。“目前,在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我们坚持每天在店内消杀,服务人员也都做了核酸检测,全方位杜绝食品安全隐患,确保来就餐的市民能够吃到放心、合格、安全的食物。”餐饮店老板说。
为确保进口冷链食品、非冷链货物安全,市场监管局对全区正在经营冷链食品的经营者和冷库进行了全覆盖检查,按照1周2次的要求,组织335名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每周星期二、星期五下午14时至17时在核酸检测点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对辖区内249家冷链食品经营店,154个冷库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共对黄泥井刘某冻品店等18家冷链食品经营店的冷链食品及市场环境进行了112批次的抽样检测,其中冷库环境样本26批次,肉类冷链食品9批次,进口水果类77批次,结果均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