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这个节日专属于一群特殊群体,他们不同于一般人,在儿童中最为常见,他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缺乏和外界的沟通,所以他们也被称作“星星的孩子”。目前,我国有超1000万自闭症人群,患病比例仍有上升趋势 ,其中0-14岁的群体超过200万,14岁以上的群体超过800万,也就意味着,我国孤独症患者群体呈高龄化的趋势,那么这些孤独症群体长大后该何去何从?
譬如,很多孤独症青年的“前辈”李佳洋,不仅是一名数字媒体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还熟练掌握了绘画、排版、公众号运营、撰写调研报告、视频剪辑等多项技能。在换过4次工作之后,现在的他是一位设计师。李佳洋是在上六年级时被确诊为孤独症,上初中高中时,因为表现得不一样,常常引来误解,只好回家自学,后来他考上大学。相较于许多自闭症患者,李佳洋是幸运的。可事实是,5年的时间才让他逐渐适应工作环境。对于自闭症患者而言,融入社会需要时间,更离不开社会的关爱。一个人的路不好走,一群人用爱铺就的路就是平安大道。
目前自闭症没有一种能够彻底治愈的方法,但是通过科学干预,早发现早治疗,还是能够获得有效改善的。设定“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就是旨在提醒人类社会关注这么一群来自“星星”的群体,实现自闭症患者与普通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与相互关心。作为普通人,不把自闭症患者当作怜悯对象,反而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轻视,不放弃,不边缘化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对于与自闭症患相关的学者专家、医护工作者、患者家属、社会各界等,可以将4月2日作为一束光,照亮彼此,让联系更加紧密,一起让更多需要帮助需要温暖的人找到回家的路。
现如今,有很多媒体把焦点聚集在星星的孩子上,关注的都是小龄患者,认为这是一种儿童病。殊不知,有很多群体都是“星星”上的中青年。自闭症患者毕思宇的妈妈说“我最大的愿望是比她多活一天”,孤独症青年禾禾的爸爸担心自己走了后禾禾怎么办?这些特殊群体家长担心的问题,也正是社会应该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重点调研解决的民生难题,切实为群众解决好“急难愁盼”,让每一个社会成员感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目前,在我国对待孤独症幼龄时期的设施和政策比较齐全,但在成人孤独症上还需进一步细化政策,尽管有不少公益平台和家长在为他们发声,但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大龄孤独症如何融入社会是一个很现实的社会问题,希望更多人能出智出力,让长大的“星星”的孩子们,能有一个安稳的家,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稿源:荆楚网
作者:戴柯(湖南女子学院)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