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清明,原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扫墓祭祖是清明的一大礼俗主题。人们在清明日添土、送花、摆供、斟酒、点香,把一年的思念寄托在这一次相逢中,既是对已逝亲人的感恩怀念,也是家族家风的凝聚传承。
今年的清明阳光明媚,有的人踏上了回乡祭祖的行程,有的人则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延续着祭扫习俗、传递牵挂。无论何种方式,心意到了便是清明的意义。
清明不仅是形式上的祭扫,更应是心灵上的追思。从传统的焚香烧纸、放炮跪拜到现在的网络祭扫、鲜花祭扫,随着时代变化和文明程度提高,家庭追思、线上祭扫等文明低碳方式也逐渐得到推广传播。“花样”祭扫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核。当前疫情阴云仍未完全消散,减少扎堆和聚集,选择绿色、文明、低碳、安全的祭扫方式表达心意,既是清明假期正确的打开方式,也是对个人和亲人安全最大的尊敬。
清明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应是对生者的珍惜。往事种种不可追,珍惜眼前人才最重要。人们无尽怀念逝者,怀念音容相貌,怀念辛苦付出,怀念贴身陪伴,怀念儿时承膝,清明勾起了人们的回忆,启示人们更加珍惜平凡生活的点滴。唯有不负时光、感恩生活,向亲朋好友去个电话,约上三五好友春日踏青,把日子过好、时光过长,才是告慰逝者的最好方式。
清明不仅是突然的打动,更应是恒久的传承。除了长辈亲人,清明时节为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大国工匠”们的奉献付出添了一抹青色。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照亮了前行之路,赋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重温历史,缅怀先人,不仅是清明当天的“突击学习”,更应是日常生活的“必修课程”,从历史中汲取前进动力,汇聚成成长井喷的源泉,人们就能在不断的变化更迭中逐渐找寻到人生方向,实现人生价值。
清明日短,人生且长。春风中飘荡着丝丝缕缕的哀思 ,思念中升腾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将每一缕哀思转化为接续前行的力量,必将不负春光、不负理想。
稿源:荆楚网
作者:宛林(武汉江夏区)
责编:刘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