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互联网平台推出的“1元保”保险套餐项目引发消费者热议。所谓“1元保”,其实只是投保首月交费1元,而一旦付了1元,就意味着开通了自动扣款功能,次月开始会被扣除远远多于1元的保费,并且越到后期保费越高,有的甚至高达几千元,这种套路陷阱式的“1元保”,让不少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某投诉平台显示,涉及“1元保”的投诉内容有不少,集中体现在涉嫌虚假宣传、以1元投保为噱头诱导用户投保、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扣费、退保难等方面。据了解,投诉中有不少“投保人”是中老年人。他们本想利用自己辛苦赚得的部分积蓄买上保险,为自己晚年每月生计做打算,却由于贪图小便宜、对互联网信息识别能力不强等原因,在使用手机软件进行投保操作时,被网页弹出的“每月1元”“首月0元”或“免费领取”等字样吸引,不慎点击进入。不曾想,一番操作后,自己竟误购入多份保险产品。等意识到问题,时间早已过去几个月,自己的账户也被扣费高达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却苦于难以找到“退保按钮”“退保链接”等操作界面,求助无门之下,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最后被涉保平台当做“韭菜”进行“金钱收割”,惨遭算计。
事实上,“1元保”乱象存在已久。早在去年7月,监管部门就叫停了“首月一元保险”模式。但叫停不等于结束。消费者在数月后才发现“被投保”的“一元保险”,但保险公司认定保险已经生效,部分保险公司仅退还当月保费,无法全额退款。直到今年央视节目对“1元保”进行深度披露,银保监会展开立案调查,严肃处理相关保险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并责令时限整改后,“1元保”套路模式才有明显好转迹象,比如提供退保服务、简化退保流程、限时全额退款等,但涉保公司的“1元保”广告宣传之风屡禁不绝,且花样迭代更新、层出不穷。
应当看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保险行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从线下投保到线上投保,从“纸币交易”消费到“数字输出”消费,消费者投保买保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涉保公司的经营方式也在快速转型升级。“1元保”投保营销产品的出现,是时代潮流下的创新模式,也是市场良性发展的历史需求。但对于一个秉持长期主义的成熟保险机构来说,在采取互联网思维进行电商营销的同时,应当规范经营行为,向消费者充分告知整体保费的缴纳状况等重要信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与竞争规则,从而实现保险业务从“扩量”向“提质”转变;而对于广大投保消费者而言,保持理性态度,不信谣不图小利,加强自身防范意识,在对保险信息全面衡量后审慎决策,才是最正确的投保买保方式。
此外,有关监管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驰而不息地整治市场乱象,规范互联网保险的销售行为。一方面,要对那些打着优惠旗号、设置各种“套路”诱导消费者的行为,露头就打、严惩不贷,避免其继续蒙骗消费者。另一方面,要对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定期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防风险能力,引导消费者增强防范和维权意识。
人们常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民生这件大事上,各有关方面多一点实在,少一点套路,既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民生改善的务实之举,也是营造公平公正、和谐友好消费环境的应有之义。毕竟,于我们每一个而言,生计岂能遭算计?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云
责编:杨虹磊(湖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