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马清妮 通讯员 袁喆 何会军
樱花纷落,牡丹花开。近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随着天气转暖,姗姗来迟的牡丹花期终于来到,当前,武汉东湖牡丹园内的3万余株牡丹花尽情绽放,不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4月5日,极目新闻记者从东湖牡丹园北门进入园区,连绵的花圃内,手掌大的粉、白、紫、红等色牡丹交叠绽放;园内溪流潺潺,山石与植物交相呼应。游客们戴着口罩,有序赏花、拍照。
东湖牡丹园的前身是东湖花卉盆景研究所,1997年开始建设,并从洛阳、甘肃等地引进牡丹,进行“北花南植”试种。2004年,东湖花卉盆景研究所大面积种植成功,改写了“自古江南无牡丹”的历史,正式建立东湖牡丹园。
此前,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园内牡丹分区较为杂乱,既有园路无法满足市民游览需要。基于此,2021年10月,中建三局二公司承担了东湖牡丹园改造提升工作,旨在维持现有空间布局情况下,打造赏花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江南第一牡丹专类园。
据项目建造工程师陈琦介绍,今年,园内新增墨润绝伦、玉面桃花、乔红争艳、雪山青松、初乌、黄冠、飞雁凌空、贵妃插翠等共计20种精品牡丹1万余株,品种选择上从牡丹花内最珍贵的红、粉、紫、绿、黄、白等八大色系展示为主要元素,打造后东湖牡丹增至200多个品种,共计3万余株。
“前期,为选取牡丹品种,项目团队联合牡丹养护培育专家远赴山东菏泽,进行牡丹选样工作。”陈琦介绍,园内牡丹均从山东经2至3天运至武汉,考虑到牡丹花花茎脆弱,项目专门搭设了200多平方米的花棚“呵护”种苗,栽种过程中敷设地膜保证牡丹生长的温度,种植完后为保证牡丹开花效果,本着“去弱留强”的原则并派专人修剪施肥。
记者了解到,牡丹为北方植物,在土质和光照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为配比牡丹生存所需的砂质土,项目团队“堆坡造圃”,将泥炭土、砂、原土按照1:1:4的比例糅合,人工造起了高约1米的牡丹花谷。同时,在牡丹花上部栽种晚樱、海棠、二乔玉兰等大乔木适当遮阳,为牡丹生长提供适宜条件。
除花种的更新外,本次,牡丹园的景点升级之处颇多。陈琦说,园内分布国色天香、牡丹谷、丹霞、浣花溪、牡丹亭、观瀑听花、瑶台7个景观节点。例如,牡丹溪以牡丹花为文化载体,结合山水地形,其区域内种植了20余种名贵牡丹,以红、粉、紫、绿、黄、白花色为主,与假山、景石、“醉酒杨妃”“玉钩桥”等雕塑小品相结合的形式自然错落布置,突出牡丹的姿容艳丽,增添欣赏牡丹的画意佳趣。
据悉,4月正是牡丹的盛花期。目前,东湖牡丹园每天的开园时间为每天8时至18时。为避免拥堵,推荐市民自行选择乘坐公交车或骑行前往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