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阮景明)4月8日,笔者从红安县了解到,连日来,在红安县永佳河镇袁家畈村、八里湾镇莲花山村和二程镇西林村红薯种植基地,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教授杨新笋穿梭在各田间地头“传经送宝”,手把手教当地农户红薯栽培技术,达到“产量不减、薯形控制好、卖价很高”的目标。
杨新笋教授指导红薯种植。通讯员 供图
“我们采取是平栽的方式,为什么要平栽呢?栽四个节下去,就可以增加它的结薯部位。食用型品种他要求控制薯形,增加结薯部位,通过增加结薯部位来增加整个产量。密度是20公分,不超过30公分。”
“我们在红安苕地标产品基础上,通过红安苕作亲本,选一个新的品种,既保留了‘姜牌红’这几个品种最好的优点,同时进行了改良,增加了它抗病性、适应性。”杨新笋说。
据介绍,围绕红薯“提质增效”,省农科院采取机械配套、平栽以及肥水一体化等综合技术运用,发挥农田最大效益,实现“一块地一年种两季红薯加一季冬季作物,三季作物加在一起亩产值突破一万元”目标。
杨新笋说:“目前这整个早栽和机械化技术在红安永佳河镇、八里湾镇铺开,觅儿寺镇也正在准备之中,另外在二程镇做了一个红薯抗连茬试验,解决它连茬障碍问题,为今后几年在红安全部铺开打基础。”
近年来,红安县积极推进县、校、企科研合作,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品种培育,为推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红苕一年一季变为一年双季种植是红安苕产业链建设上的一次技术创新。该栽培技术最大优势就是早,即早出苕,早上市,高收益。“今年,我县将依托省农科院技术优势,选择土质好的田地,扩大红安苕双季种植一万亩,提高红苕产量和土地利用效果,增加农民收入。”红安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徐军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