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浩 刘毅
3个人,182天,4300多个小时……太空“出差”六个月后,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返回地面。首次飞天的叶光富,就和翟志刚、王亚平一起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在叶光富的家乡成都,人们一直牵挂着在天上的游子:亲戚还记得叶光富的“太空相声”,老师关注昔日学生的太空授课,家人做家乡特色菜等他凯旋……
首次飞天即创纪录
42岁的叶光富是成都人,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组。这是他第一次进入太空,算是“新人”。
叶光富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在6年前。2016年7月,6名满身泥土的航天员在意大利结束了6天6夜的洞穴探险,其中就有叶光富,他是当时首位尚未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即公开身份的中国航天员。
少年时的叶光富,就曾在作文中写道:“我做了一个梦,逐渐长出了翅膀,飞上了太空。”但将梦想变成现实过程艰难。小时候,叶光富家庭条件不好,高中时为了省下住校以及在学校食堂搭伙的钱,他在姨妈家吃住。空军招飞时,他面对50元的路途与餐旅费望而却步,最终母亲借钱为他打开了通往蓝天的大门。
从去年10月16日至今年4月16日,整整182天,经过4300多个小时在轨飞行,叶光富所在飞行乘组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在地上,人们关注着叶光富开展的每一项工作。
2021年11月7日,“神十三”乘组开展首次出舱活动,叶光富在舱内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一个月后,“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叶光富化身太空教师,为青少年们进行太空知识科普。
12月26日,“神十三”乘组进行第二次出舱活动,叶光富完成个人首次出舱作业。
除夕夜,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里迎接新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天,叶光富书写的这些豪迈的诗句,正是航天员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生动写照。
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叶光富再次化身天宫课堂“最强工具人”,配合王亚平进行太空授课……
老师观看“太空授课”
在出征前,叶光富曾经给高中老师打过电话,感谢母校成都太平中学的师生朋友,有他们的支持自己信心满满,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他还曾说“四川雄起”。
叶光富在太空中的一举一动也牵动亲友们的心,特别是两次太空授课,让他昔日的老师点赞。
在两次天空课堂中,叶光富和其他航天员一起,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等,并讲解了背后的科学原理。他们还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
对于这两次课,叶光富高中的物理老师童先华印象深刻。
“课讲得可以,可以。”童先华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当年他讲到万有引力定律时,下课后叶光富还追着他问什么是宇宙第一速度。如今,学生已经在空间站当起“太空教师”,童先华觉得很多实验内容能和他原来讲课的内容对应起来,叶光富和其他航天员配合授课也表现得很好。、
今年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中,叶光富曾分享自己作为航天员的感受。他说,他们每个人在通往飞天的道路上都经历了严格的选拔和艰苦的训练,很多人一等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可能是一辈子。最难能可贵的是,大家始终坚持不放弃,守住了初心,耐住了寂寞,也经住了考验。就像幼苗在春风中要破土而出之前,它一定是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的积蓄和积累。“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只要心中有梦,执着追梦,有朝一日就一定能够圆梦。”叶光富语气坚定。
童先华说,通过电视看到叶光富在太空上的各种言行举动,和翟志刚、王亚平开玩笑,鼓励全国的学生好好学习,还在天上吹葫芦丝,他觉得学生比高中时开朗很多。
成都太平中学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学生们都知道叶光富曾在该校就读过,此前两次“天宫课堂”时,学校也都组织了全校师生观看,也有很好的反响。4月16日,学校将组织师生在校集体观看神舟十三号返回。
做回锅肉等他凯旋
时隔数月,叶光富的姨妈仍然能记得去年11月7日“神十三”乘组开展首次出舱时讲的“群口相声”。当时,翟志刚、王亚平开展舱外操作,叶光富在舱内配合。翟志刚出舱后说:“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王亚平随即报告:“我一会出舱,感觉良好。”叶光富则表示:“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
叶光富的姨妈说,她当时看到这一幕也笑了。而去年12月26日,她在电视中看到叶光富首次出舱执行任务时,心里既高兴又紧张。她生怕漏掉一个细节,心一直是揪着的,直到任务完成,她才把心放回肚子里。
“他吃了很多苦,才终于走到今天。”叶光富姨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因为叶光富工作的原因,她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外甥了。亲戚们都非常关心叶光富,在天空授课前,女儿还打电话提醒她准时收看。
叶光富姨妈表示,看到叶光富在太空中还表现那么好,她打心眼里为外甥感到自豪,现在最期盼叶光富能够平安回家。
叶光富的姐姐也期盼着弟弟平安回来,她曾表示,家人会做弟弟最喜欢的回锅肉、麻婆豆腐和卤肉迎接他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