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王永胜
通讯员 涂晓晨 王成
专家名片
姓名:党一平
职称: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专业专长:擅长各种静脉返流性疾病(下肢静脉曲张、盆腔淤血综合征)、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外周动脉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及血栓闭塞性血管炎)、血管畸形与血管瘤、动静脉瘘、颈动脉疾病、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内脏动脉疾病、淋巴疾病的手术和腔内治疗;尤其专长静脉曲张的诊疗,在湖北省率先开展静脉曲张疾病微创及日间诊疗。
坐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主院区),周二上午、周三下午(金银湖院区)
人体内大大小小血管约有1000多亿条,如将它们首尾相连,全长达到10万公里。但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加上抽烟、酗酒等危险因素,血管长“斑”生“锈”——形成血栓,导致狭窄、扩张、曲张等一系列问题,可谓“血管衰老,百病齐发”。
如何保护血管、延缓血管衰老?网传的食疗方子靠谱吗?日前,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副教授党一平做客楚天都市报5G直播间,为广大网友答疑解惑,27万网友在线观看。
寿命多长取决于血管健康
“健康的血管像一条奔腾不息的生命长河,连接着身体的各个器官,24小时不停地输送营养,排出代谢废物,是重要的‘生命通道’。”党一平教授说,一旦这条生命线出问题,就会导致严重问题。
党一平教授打了个比喻:血管好比家里的水管,初期光滑、通畅,但随着年纪增长、生活习惯改变,血管慢慢受到各种损伤,它会启动慢性炎症反应,渐渐“生锈”有了斑块,沉积在血管壁上。同时,血液变粘稠使血管失去弹性,变得又脆又硬,活动能力下降,容易导致血压上升,引发高血压、高脂血症,而这些疾病又会加速血管硬化,形成恶性循环。
可怕的是,这最终将威胁到肢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党一平教授说,一些脱落的斑块形成血栓,像不定时炸弹一样在血管中游荡,堵到哪就引发脏器、肢体缺血坏死或功能减退,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血栓栓塞性疾病这三大致死性疾病,都和血管堵塞脱不了干系。可以说,“血管衰老,百病齐发”。
作为一名血管外科专家,党一平教授希望通过“接地气”的科普,让更多人了解血管疾病,提高公众对血管疾病以及高危因素的认识,更早地防患于未然。
血管衰老年轻化趋势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原本高发于老年人的血管疾病,现在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年轻人身上,不少人“3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血管”。
党一平教授分享了他曾接诊的一位年轻患者,当时突发剧烈腹痛送到急诊,血压几乎测不出来,危及生命。由于剧烈腹痛是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很难快速排查出背后原因,但团队留意到,这个小伙子体型不太一样,他是矮胖身材,不到1米7的个头,体重却有100多公斤。
“根据经验查体,发现腹部有个巨大的搏动性包块,就判断可能是腹主动脉瘤破裂这种非常凶险的疾病。”党一平教授说,果然,急诊CTA检查证实了这一结果,所有医护人员心里捏了把汗,要知道文献报道,该病的死亡率超过90%,于是立即进行急诊手术。在手术台上,医生发现他的血管质量相当糟糕,动脉血管上沉积了大量斑块,甚至堵住血管,令人错愕。
而前不久,党一平教授所在的协和金银湖院区还接诊了一位小伙,20多岁,平时喜欢通宵打游戏,这次在网吧连熬3晚后,突然发现下肢肿胀严重、疼痛,甚至呼吸急促,急诊检查发现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这也是非常凶险的,能在顷刻间要了性命。幸亏抢救及时,小伙才转危为安。“这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党一平教授说,像这样的患者在临床屡见不鲜,令人惋惜。
“蚯蚓腿”可日间手术完成
党一平教授介绍,血管外科的涵盖面非常广,如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外周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颈动脉狭窄等。
以占据血管外科“半壁江山”的静脉疾病来说,发病率最高的当属下肢静脉血栓,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蚯蚓腿”。据调查数据显示,该病在国内发病率约8.89%,推算来说,中国的发病人数超过1亿,数字庞大。
很多患者以为影响不大,其实它会并发慢性溃疡病变、血栓性静脉炎等,重则导致皮肤溃烂坏死。这背后,是静脉血管里一排“半月形”的瓣膜不能正常闭合导致。
“如果出现静脉曲张,千万不要相信放血、蚂蟥等土方,延误治疗。”党一平教授说,在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开展以微创和日间诊疗为特色的静脉疾病诊疗中心。其中,腔内热消融作为最成熟的微创治疗方式,当天治疗后即可回家,帮助患者“一站式”摆脱静脉曲张困扰。
党一平教授建议,平时要避免久坐久站或跷二郎腿,每20分钟起身活动,帮助静脉血回流;每晚睡时,将腿垫高约6寸,促进腿部静脉循环;保持正常体重,以免因超重使腿部静脉负担增加;要避免高温泡脚,会使血管扩张,加重曲张;高发人群可穿着弹力袜早做预防。
久坐不动当心“双子杀手”找上门
在血管外科,还有一种十分凶险的“寂静杀手”——静脉血栓栓塞症,它是由“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组成的双子杀手。
“它们两者危害都是非常大。”党一平教授解释,如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往往会形成“瀑布反应”快速蔓延,一旦脱落就如同“流窜犯”,会随着静脉血流游走,回到心脏,甚至最后阻塞肺部血管,发生非常凶险的肺栓塞,严重者可在1至2个小时内死亡。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可防可治的,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党一平教授表示,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锻炼,可以有效减少血栓风险。如果长时间处于制动状态,比如驾车或乘飞机进行长途旅行,或是在办公桌前久坐,尤其是弯着膝关节时,建议花一点时间站起来,伸展腿部,并且起身走动一下,这对血液循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因病需要卧床的患者,主动活动下肢也非常必要,可以有效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
党一平提醒,如果出现突发的一侧或双侧肢体肿胀,而且肿胀往往是伴随在长期制动、卧床、外伤、手术、妊娠、产后等情况出现,就要引起警惕;如果下肢肿胀的同时,还有呼吸窘迫、呼吸困难、胸闷咯血等情况,再加上风险因素,就一定要警惕肺栓塞的可能。
延伸阅读——
访谈中,党一平教授针对网友关心的血管热点话题一一解答。
●这些习惯正加速血管衰老
不节制的吸烟。吸烟可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缺血、脑卒中以及心力衰竭等。香烟中的尼古丁和焦油等有害物质可促进深静脉血栓生成,增加患肺栓塞几率。
腹型肥胖。一般腹型肥胖的人伴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综合征,内脏周围堆积太多脂肪,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较高,这些脂质物质会在血管壁沉积,造成血管狭窄或堵塞,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高盐高油饮食。吃太多盐分可增加身体渗透压,升高血容量,造成血压持续性升高,与此同时也增加肾脏和心脏承受的负担,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另外,长期不节制的喝酒可过度兴奋交感神经,加快心跳速度,增加心肌耗氧量,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进而诱发心梗。
熬夜。晚睡时全身各个组织和细胞都处于自我休整状态,但睡眠不足却会兴奋交感神经,刺激儿茶酚胺分泌,促进炎症反应发生,进而引起高血压和心衰,甚至导致冠心病和心律失常。
●自测打分看看血管年龄
临床有很有仪器可监测血管状态,比如测量踝弓指数ABI,判断肢体血管是否健康;VRT装置判断血管返流是否有问题。同时,还可以查血,
通过各项数据来判断血管是否还健康,这需要在正规医疗机构完成。
平时生活中,也有一份“自测表”,如果超过4点,说明血管可能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比如,近期情绪是否有剧烈的变化,是否易躁易怒,是否有压抑或抑郁表现,最近睡眠质量是否有急剧变差;是否有坚持运动。
饮食上,是否爱吃肉、烧烤、油炸食品等;最近有胸闷不适感,肢体发冷麻木感,不间断行走距离明显缩短;直系家属有没有因冠心病或脑梗去世的,并关注自己有没有“三高”。
还有一点,吸烟人群将“每天吸烟支数”乘以“自己的年龄”,如果数值大于400就要注意了。
●吃大蒜、喝红酒能软化血管?
这些食物中确实含有对血管有益的成分,如红酒的单宁酸,经研究验证是可以软化血管的,对大蒜里的大蒜素可以降血压,也可以防止血栓。但我们要认清,这些仅仅是食物中所含的单体,如果抛开剂量来谈,它的疗效都是不准确的。要达到保护血管的目的,则需要非常大的剂量,这样反而会产生其他的危害,比如酒精摄入会过量,大蒜里其他成分过量造成胃肠道负担等。所以,单纯依靠食物和保健品保健血管是不是非常可取的。
●保养血管这几点很关键
严格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
低盐、低脂饮食,水果蔬菜要足量
戒烟、戒酒
别熬夜,保证睡眠
保持心情愉悦
每周保持有氧运动总时间2—3小时,每次运动最好达到30—40分钟以上
40岁以后每年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