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武汉市江岸区黄孝河路,车水马龙。很难想象,行人脚底、黝黑深邃的箱涵内,有一群人正在进行地下作业。
这是正在进行中的黄孝河机场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管涵清淤修复项目,也是武汉在建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管网修复工程。
黄孝河机场河暗涵,是武汉大汉口片区重要的行洪排涝通道,流域汇水面积126平方公里,横跨硚口、江汉、江岸、东西湖等四个区,自上世纪80年代建成以来,仅2012年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清淤,经年累月的淤积严重影响了其行洪排涝的能力。
为不断提升武汉市水环境质量,加强行洪排涝能力,2020年武汉市启动黄孝河机场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其中,清淤及缺陷修复管网总长64.2公里,其中圆形管道35.2公里、矩形箱涵29公里,项目完成后,将惠及大汉口片区250余万市民。
占地不到50m的施工断面,下有乾坤。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穿戴好防水服、安全帽等装备,沿施工梯下行至箱涵内,只见清淤后,箱涵内积水仍没过脚踝,工人正在进行清淤后的止水修复和防渗工作。管涵内作业属于有限空间作业,含有氨气、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风机一刻不停地运行着,保障工人施工安全。
“原有管涵建成时间较长,箱涵平均淤积深度接近1.5m,且箱涵内普遍出现顶板腐蚀,局部甚至出现了墙体倾斜,结构存在极大隐患。”项目总工吴志炎介绍,黄孝河机场河暗涵是大汉口片区排水主干道,主干不通畅,支网和毛细血管也很难打通,主汛期来临前,这一汉口核心区排涝通道需彻底畅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现场看到,因项目施工复杂,现场还应用了清淤机器人、快拆式封堵墙、有限空间智慧管控平台等多种高科技仪器。维护通道可实现8小时内开挖路面至交通恢复,清淤机器人也可做到400米无检查井智能清淤。
据悉,黄孝河机场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管涵清淤修复项目预计今年5月全部完工。届时,黄孝河、机场河将以崭新的面貌和市民见面。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磊 通讯员 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