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记者将4月7日的湖北日报“视点”版以1∶1的比例彩打出来,装裱好,送给老人做纪念。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熙勇
“两年前,一张名为《看夕阳》的照片,感动、振奋了无数携手抗疫的人们。如今,当年躺在病床上看夕阳的王欣老人还好吗?”4月7日,湖北日报12版“视点”整版推出《我挺好!》摄影报道,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反映王欣老人的近况。报道中,老人为刘凯医生加油、为上海加油。
这组摄影作品,我跟踪拍摄了三个多月。4月9日,我将版面以1∶1的比例彩打出来,装裱好,送给王欣老人做纪念。
等了两个小时
碰上王欣老人
“治愈者的生活,大家都关注!”今年1月7日,我收到部门主任的留言和转发的抖音。抖音内容是王欣老人在家拉小提琴。2020年,王欣老人因一张躺在病床上看夕阳的照片备受关注。那年他87岁,是新冠肺炎患者。如今,老人康复后的生活过得怎样?我迫切想知道答案。
没有联系电话和具体地址,怎样才能找到老人呢?唯一的信息是视频里提到的武汉一个小区名称,我便直接去了那个小区碰运气。我逢人必问,最后通过物业联系上王欣老人的家人,问及是否接受采访时,对方没有明确答复。
我不想放弃,在老人楼下等了两个多小时,还真碰上了王欣老人。老人很热情地把我领到家里,谈自己如何从事文艺工作等等,如数家珍。
我向父女俩介绍了拍摄计划,不刻意摆拍,不干扰他们的正常生活,仅作为一个旁观者,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经过一番坦诚交流,老人同意接受我的采访。
跟拍三个多月
拍下真情流露
多次贴身拍摄后,我发现,老人面对镜头时有点程序化,很难拍摄到他真情流露的画面。
1月31日,除夕。我满怀期望地敲开老人的家门,想拍老人家里的年味,没想到,映入眼帘的情景与平时别无二致。
接下来一段时间,天公不作美,接连雨雪天气,老人宅在家里,也没有太多可拍画面。
来时暖江城,去时江城暖。3月5日,恰好是两年前王欣老人躺在病床上看夕阳的日子,我不约而至,拍摄到老人去美发店理发的照片,还拍摄到老人回忆上海援鄂医疗队的情景。次日,我打开手机,把处理好的这套摄影作品给老人的女儿看。王欣老人的女儿是大学退休教师,喜欢绘画和摄影,对这套作品赞赏不已。
前后跟拍三个多月。这三个月多里,每有好照片,就与父女俩分享,但我没有公开发表过王欣老人的照片。
解决三个问题
捕捉开心时刻
为了记录老人生活中鲜活生动的一幕幕,我意识到,在拍摄过程中,必须解决“接地气”“烟火气”“专业性”的问题。
深入生活,才能抓拍到生活味浓、故事性强的画面。得知老人每天都到小区外的面馆过早,我马上想到一系列问题:他喜欢吃什么?如何与其他食客相处?跟熟人会聊些什么?这些问题即使不好用视觉语言表达,也可以用文字述说。谁知,约了四次,都不理想。第五次,我提前一个小时到,终于与老人共进早餐,也了解到面馆老板、食客眼里的老人形象。
如何通过老人的日常生活来体现武汉的“烟火气”呢?最美人间四月天,但特殊时期,外出活动有限,老人也没有再登台表演。在女儿的陪同下,老人偶尔到一些游人比较少的景区转转,跟拍的图片仍不能让我满意。4月6日,我再次来到王欣老人家中,拍摄下老人为刘凯医生加油、为上海加油的情景。
三个多月的跟拍中,我与父女俩分享的,都是经过细心打磨、足以让人惊喜的照片,让拍摄对象看到专业摄影记者的追求。
“报纸都发了,还要继续拍吗?” 4月9日上午,王欣老人的女儿见到我时问道。
得知我将版面打印装裱好,送给老人做纪念,老人的女儿说:“你太有心了!”她帮忙撕开镜框保护膜,将镜框放在沙发上,与父亲一起观赏。
此刻,父女俩精神焕发。
中午,老人拉着我下馆子,非要请我吃碗面不可。这碗面,让我感受到沉甸甸的信任和收获,采访仿佛才刚刚开始……
《我挺好!》这组摄影报道,我将一直跟拍下去。
抱紧“绿码” 守护山河
4月13日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湖北日报评论员:守好我们每个人的“绿码”》
湖北日报4月13日5版《守好我们每个人的“绿码”》
守住自己的“绿码”,就是帮大家守住“绿码”,就是坚守抗疫阵地;不给社会添麻烦,就是为社会作贡献。
网友 飞鹰 熊眼看世界
只有经历过艰难险阻的历练,才能体会健康平安是多么美好。武汉人民深深懂得疫情防控的重要,积极配合,共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读者 陈晓鸣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严格遵守防控要求,用行动书写井然有序和安定团结。
网友 逝者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