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普仁医院神经外科成功运用神经调控技术实施植物人促醒手术 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涛 通讯员 尹茜)“患者因为特重型颅脑损伤,持续昏迷已有四个月,我们给他做了整体的评估,现在处于微小意识状态。”在武汉市普仁医院昏迷促醒神经调控中心,杨学主任医师在给一位患者的家属做着这样的沟通,这位患者叫王苏(化名),是一位31岁男性,因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四月余。
“植物人其实是意识被锁在身体里的人”
“植物人”在医学上有一个更为人性化的名词叫做“慢性意识障碍”,而对于常年从事意识障碍昏迷促醒的医务工作者来说,他们对于“植物人”还有一个更为亲切的表述,叫做“意识被锁在身体里的人”。
“具体来讲,植物人是指各种严重脑损伤导致的意识丧失状态的人。”杨学介绍,近些年来,随着临床救治能力的提高,神经急危重症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意识障碍患者数量不断增多。我国保守估计有50-100万此类患者,目前缺乏综合系统规范的治疗方式,尽快加速与提高意识障碍患者的功能恢复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之一。
武汉市普仁医院昏迷促醒神经调控中心面向俗称“植物人”的意识障碍患者,运用神经调控、脑机接口等技术最大限度实现患者意识恢复以及神经功能改善。“经过我们的评估,王苏是一个微小意识状态,也就是说他脑部的意识是微清醒状态,经过后期的治疗是有可能完全苏醒过来的。”杨学介绍,医院建议尝试一下手术治疗,通过促醒手术来促进患者醒过来。
“植物人其实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理解的1和0、醒和睡的关系,以前大家会认为,要不就是醒的,要不就是植物人。”杨学解释,植物人实际上也分病情的轻重。“有的其实已经非常接近清醒的状态,有的可能昏迷的程度更深,我们这里就是分出来,谁还有苏醒的希望。”
而在这个病区,医护人员根据功能性磁共振技术、量化脑电图技术,可以更为精准的告诉患者家属,患者的脑内部是不是在活动。“依据现有的技术,我们现在将植物人分为两个等级,植物状态和微意识状态,如果判断是微意识状态,就会进行手术促醒治疗”。临床上,对微意识状态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意义的,患者能得到恢复,而植物人状态,也就是昏迷较深的病人,现有的手段对其的治疗是无效的。
“有时候放弃,就意味着失去了很多机会”
杨学在跟王苏家属沟通的时候说:“现在很幸运,经过我们的评估,他具备了继续治疗的条件,不过手术也是对部分病人有效,基本上有30%的成功率。至于你们做什么选择,可以考虑一下,有的人,走在这就没路了,但是你们还有这一条路可以试一下。”
对于这一条“可以试一下”的路,王苏的家人起初也有很多疑惑,手术如何做?刺激电极安装在什么部位?电极多大?是微创手术吗...等等,这些问题也表现出了家属的担忧。当家属了解到促醒手术是微创手术,电极体积微小,直接刺激神经传导通路的相关靶点,能够唤醒患者沉睡的大脑,家属毅然决定选择手术。王苏目前已逐渐恢复意识,并且能够在医生的指令下做简单动作。杨学介绍:“通常术后苏醒到逐渐好转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
记者了解到,武汉市普仁医院昏迷促醒神经调控中心主要收治70岁以下,慢性意识障碍超过4周,生命体征稳定,经高压氧及常规康复效果不明显,意识水平达到微意识状态的患者;不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等)或消耗性疾病(肿瘤、恶病质)导致的昏迷等类型的患者。
“有时候,我们很感激这些不想放弃的家属,因为不放弃,才能拥有更多的可能。”杨学说到,“我们也是想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因为急救和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现在死亡的病人越来越少,昏迷的病人在逐步增多,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昏迷病人能够苏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