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天,百余名志愿者,将一座废弃民房修缮成“珍稀物种保护宣传中心”,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开辟新阵地。
5月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随观鸟爱好者一同来到武汉市天兴洲,探寻这背后的故事。
招募,报名反响热烈
此前,武汉天兴洲因黑鹳多次“现身”成了网红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上岛观光,但也对岛上野生动植物的生活造成了干扰。
为了提高大家的保护意识,今年年初,在政府部门和一家民间基金会的资助下,武汉市观鸟协会决定把原有的活动“基地”,建设为“天兴洲鸟类保护宣教基地”。
原有的“基地”,是协会为了临时歇脚,在天兴洲江心村租的一处废弃的民房,设施简陋,四周墙皮也早已脱落,不适合开展宣教活动。
3月3日,协会在“武汉观鸟”微信、微博上发布招募令,征集志愿者参与基地建设。招募令发出后,反响热烈,后台收到数百张报名表。
经沟通联络后,分别成立了装修组、布展设计组、图书小组、园艺小组等百余人的志愿者团队。
“这里交通不便,条件也很艰苦,没想到有这么多志愿者参与,给了我们很大信心!”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说。
共建,志愿者倾心尽力
队伍组建好了,大家正式“开干”。
原先基地里堆满了杂物,志愿者们肩背人扛,一件件往外搬运,再清理垃圾,打扫卫生,为装修腾出空间,打好基础。
装修设计师徐灏,之前与协会未有过交集,看到招募令后,立刻报名参加,并自带工具到现场,为基地设计方案,“能为保护野生动物出一份力,我觉得很开心,也很荣幸。”
装修期间,徐灏反复与装修师傅沟通细节、确定施工方案、协助购买装修材料并亲自送上岛。
志愿者汤飞,多次上岛“紧盯”装修现场,注意每个细节,还组织了“现场协调志愿者”6人队伍,利用空余时间,轮流上岛。
住在岛上的志愿者秦凯,一听天气预报有雨,就会急匆匆赶到基地,检查门窗及物料情况,“一定要保证大家‘果实’的安全。”
在大家的努力下,基地终于装修好了,但家具设施从哪弄?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志愿者李涛打来电话:“我有个朋友的公司搬迁,正在处理家具,桌子椅子都有,你们要不要?”“要要要,都要!”
园艺小组也“不甘落后”,志愿者马丽霞率先捐了10棵树苗。
图书小组热情更高涨,几天内就捐了150余本自然科普类读物。
接着,绿植、黑板、小板凳、投影仪等,大家“七拼八凑”,基地终于有了“雏形”。
未来,更好守护自然
4月3日,基地正式对外开放,并更名为“长江天兴洲——武汉珍稀物种保护宣传中心。”
中心里设置了科普展厅、自然教室、图书室、办公室、园艺区、以及休息区。
走进大门,即是科普展厅。石灰质地的墙上挂满了各类鸟类照片,或展翅飞翔,或水中觅食,形态各异,美不胜收。志愿者会在这里为大家讲解鸟儿名字由来、濒危等级、生活习性等相关知识。
二楼的大厅是自然教室,有黑板和投影仪,可以开展主题讲座、创意手作、科学小实验、小剧场等。侧边的图书室,可以开读书会、交流会等。
休息室里,一只“黑鹳”傲视远方,引人注目。红色的“嘴巴”,纤细的“长腿”,黑色的“肚子”,惟妙惟肖。这件艺术品,是志愿者向胜军用煤气罐及汽车废弃材料制作而成的。“在一起,把有意思变得有意义”,“黑鹳”身上刻着志愿者的初心。
协会还在村里租了一块田地,志愿者们种了玉米和豌豆,现在正忙着锄草浇水。这里以后也会对外开放,开展自然教育,让大家亲身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颜军说,“未来我们会依托基地,开展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爱护野生动物,爱护自然环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通讯员 熊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