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奇整理稻种
袁老学生李新奇(右)向记者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曹小平回忆给袁老理发的情景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试验田
扫码看视频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 丁鹏 见习记者 胡迪凯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 丁鹏 见习记者 胡迪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进入5月下旬,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试验田虽然还处于播种阶段,未到稻禾开花拔穗时,但置身田边,望着水塘与小拱桥,听着蛙声和鸟叫,也仿佛走入风吹稻浪的画面。
只是,这样的画面里,那个万众追捧、不时会秀出两句“袁氏英语”的幽默老人,再也看不到了。
弟子李新奇说,正对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试验田的一栋房子上,绘有老师袁隆平的巨型画像,而那几亩试验田,则是老师生前最挂念的地方。
如今,在这处试验田的田埂上,常常戴着一顶草帽下田的老人不再,但落日余晖下,工作人员刚刚栽下的一批秧苗,仍在静待花开。
两个心愿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综合实验楼,袁隆平弟子李新奇的办公室里,堆着大堆水稻种子。
对李新奇来说,每一粒种子,都饱含了老师的厚望。
如今,已成为第三代杂交水稻团队负责人的李新奇,仍不敢忘记,一年前老师弥留之际,自己在榻前的承诺:要将杂交水稻事业进行到底。
李新奇说,老师生前有两件事情放心不下:一是第三代杂交水稻如何突破更高产;二是杂交海水稻的研究推进工作。“我可以自豪地说,老师离开的这一年里,这两件事都在不断朝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李新奇对极目新闻记者说。
2021年12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刊评选的“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出炉,其中“杂交水稻”工程与“洞察号火星登陆探测器”“极紫外光刻系统”“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多项工程位列其中。评选词写道:“2020年,中国科学家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创双季稻亩产1530.76千克的新纪录。杂交水稻的研发成功和大规模推广,是世界作物科学与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海南三亚,杂交海水稻的研究推进工作也取得了可喜进展。海水稻又称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李新奇介绍,他们已经培育出耐盐度达到1%的海水稻品种。
“今年我们优选了30多株海水稻,在一处靠近海岸的水域,栽种了40多天。”李新奇说。海水的含盐度一般为3.5%左右,他们选取的水域,含盐度大约为2.1%。虽然此次实验还不能说明海水稻已经成功适应了在海水中的生长环境,但已是一次难得的尝试与进展。
李新奇回忆,老师曾说过,我国的盐碱地超过10亿亩,如果能将其中1亿亩开发种植海水稻,按最低亩产300公斤计算,增产的粮食就是300亿公斤,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我们会努力向着老师所说的目标迈进。”李新奇说。
未曾离去
在袁老离去的一年时间里,李新奇有时觉得,老师似乎未曾真正离去。
过去一年,李新奇大多数时间泡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海南三亚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它们一个是袁隆平生活工作多年的地方,一个是袁隆平生前几个月长期停留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好像都能看到老师的影子。”李新奇说。
从家里出发到单位食堂,再到办公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试验田,是李新奇的必经之地。
李新奇介绍,正对着试验田的一栋房子上,有一幅老师的巨型画像,而那几亩试验田,则是老师生前最挂念的地方之一。几乎每天,他都要去看看试验田,看看老师。有时,他看着试验田,就会想起1983年,自己刚刚成为研究生,跟着老师一起下地干活的场景。那时,正是杂交水稻技术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老师压力很大,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身体非常消瘦。后来,老师逐渐上了年纪,大家都劝他不要再下田了,老师却依然如故。
来自农村的陈媛菲(化名)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一名普通员工,她主要负责试验田的犁地、栽秧等工作。虽然从未和袁老说过一句话,她对袁老却并不陌生。陈媛菲说,在试验田里,她见到袁老的机会比在单位其他地方大得多。现在袁老不在了,大家都非常想念他,“有时我在地里干活,感觉空落落的。”
和陈媛菲有同样感觉的,还有袁老的“御用理发师”曹小平。
对于曹小平来说,袁老一直是她的精神支柱。2003年8月,为了挣钱补贴家用,曹小平在离家不远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街,开了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理发店。
小店开业一个月后,穿着一件灰色T恤的袁隆平前来光顾。曹小平告诉记者,当时她一眼就认出了袁老。能给只在电视上见过的科学家理发,她既激动又紧张。让她意外的是,袁老一点架子都没有,还称赞她理发手艺好,并说“以后会常来”。
袁老没有食言。一来二去,曹小平和袁老熟络起来。曹小平说,因为小店面积太小,而且位置偏僻,她曾萌生过迁店的想法。没想到袁老很着急,隔三岔五就来找她理发,即使头发压根不需要打理,袁老也会让她“做做样子”。
在袁老的再三挽留下,迁店计划就此作罢。曹小平守着这间小店,一守就是近20年。
延续梦想
“2020年11月30日,我最后一次给袁老理发。当时我们还约好,下一次理发在一个月后。”曹小平回忆。然而,后来她得知袁老在三亚摔伤的消息,她四处打听,得到的答复是袁老病情不重。直到某一天,她从在湘雅医院当护士的熟人处获悉,袁老已经病得说不出话了,却只让护士帮他刮胡子,不让人碰他的头发。“听到后,我心里好难过……”曹小平说。
2021年5月22日,袁老逝世的噩耗传到曹小平耳中。她无法接受这一事实,暂时关了小店,把自己封闭起来。“那时候几乎彻夜难眠。”曹小平说。目前,她在距老店200多米的位置开了一家新店,但老店仍原封不动。
“说实话,现在我也不知道该拿那家老店怎么办。”曹小平说。如今,袁老的儿子经常到她的店里理发,但他们之间不会刻意提起袁老。她坦言,自从袁老走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不敢踏入老店一步。去年11月30日,他和家人曾去袁老的安葬地祭奠。
“想袁老的时候,我就看看挂在店里的我和老人家的合影。”曹小平指着墙上的照片说。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30年的欧爱辉,也有着致敬袁老的方式。
欧爱辉说,自从1992年调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她就一直跟在袁老身边。第一次见袁老师时,她有些紧张。当时她是乡农技站技术推广员,丈夫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跟着袁隆平工作。那一年,省里出了新政策,两地分居的夫妻可以调到一个单位工作,于是她和丈夫一起找袁隆平签字。听完她的自我介绍,袁老说:“你们两口子的情况我知道。两地分居不容易,现在政策允许,我大力支持。”
后来欧爱辉才知道,当天袁隆平刚从国外回来,但是他没有表现出一点疲态,而是十分平易近人。
多年来,袁隆平在实际工作中要求非常严格。欧爱辉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她将材料放在室内进行鉴定的时候,设定的湿度比袁老制定的标准温度稍高,袁老检查时狠狠批评了她;还有一次,她和同事用冷水灌溉调节变温时,半个小时没能达到预期的水温,袁老再次严厉批评了他们,说他们对技术环境没有控制好。
欧爱辉介绍,其实在生活中,袁老是个很风趣的人,业余时间喜欢叫上几个人打一会儿麻将。平时大家陪他出差,他在路上也总能抛出各种各样的话题,舒缓大家的情绪。
“我的心里面,总觉得袁老师好像还在,只是偶尔突然想到,已经好久没陪袁老师打麻将了,这才想起袁老师已经不在了。”欧爱辉说。她的微信头像是一幅稻谷满穗的稻田图片,她说,那是第三代大稻制种大田。袁老逝世已经一周年,她还在第三代杂交水稻课题研究组,继续追逐着袁老的“禾下乘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