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成熔兴 通讯员 陈军 黄凯
春可赏樱,夏可观荷,秋可品枫,冬可咏梅,一年四季,景景相宜,这里便是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
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栗庙路旁,背靠汤逊湖,以湖泊湿地为主,另有一些沼泽地,水域面积达87%。公园依山傍水,园内植物约350种,鸟类约80种,是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
5月25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驱车前往藏龙岛,实地探访这座“宝藏”公园。
一到地方,就发现它“身处”闹市,周边有很多居民小区,有的小区跟公园甚至只有一墙之隔。
进入公园大门,眼前就是一条沥青步道。沿路前行不远,一股安谧的气息扑面而来。空气凉爽、清透,让人忍不住大口呼吸。两旁的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空中偶尔传来几声鸟叫虫鸣,环境清幽,颇有野趣。城市的喧嚣顿时“荡然无存”,处闹市而若幽谷。
沿着步道,登上观景平台,可以一览公园全景,感受江风湖韵。
“那边就是我们的‘特色’景点,多塘型小微湿地。”站在观景台上,公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涂明超向记者介绍,小微湿地作用非常重要,不仅是优质水质净化器,更是动植物良好的庇护所。
据了解,小微湿地是指具有一定生态功能的小型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包括面积小于8公顷的湖泊、沼泽、库塘、城市小型景观水体;宽度小于10米、流程小于5公里的河流、沟渠等。
湿地因其强大的生态净化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藏龙岛的小微湿地,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该园的多塘型小微湿地系统,面积5公顷,由5口池塘组成。这5口池塘存在高度落差,地表径流和周边小区的少量生活污水,从第一口池塘进入后,逐级流下,经5个池塘不断“接力”净化后,水体由起初的劣Ⅴ类变为Ⅲ类,最终排入汤逊湖。
媒记者来到第一口池塘,也是5个池塘中地势最高的,主要沉淀泥沙和杂质。只见塘中种满了池杉林,塘面大部分是干涸状态。来自小区下水管道的污水,是塘中唯一的活水。因水质不好,少有动物在这生活。
第二口池塘,也以种植池杉林为主,还有其他少量水生植物,负责吸附重金属。塘中可以看到小片水面,但水体仍然很脏,几乎看不到一只水鸟。但林中有鸟,可以听见叽喳的声音。
第三口池塘,面积较大,通过塘中的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富余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这里水质已经明显好了许多,可以看到有少许黑水鸡在此觅食。
第四口池塘,植物较少,水面开阔,让水中残留的化学物质自然发生化学反应,水质已基本达到清澈,黑水鸡、野鸭的数量明显增多。
第五口池塘,继续吸收水中残留物质。塘内长满了莲花,成群的野鸭在上面悠闲地游着。这里水质已非常清澈,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直接流入汤逊湖。
“动植物才是湿地的‘原住民’,为了它们,我们不遗余力。”武汉市湿地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武汉自2006年开始推动小微湿地保护和修复,并一直呵护至今,未来也将继续为它们打造适宜环境。
据统计,截至目前,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有植物300余种,鸟类90余种,其中有野莲、野菱等多种国家二级保护水生植物,黑斑蛙、中华大蟾蜍、乌梢蛇、豹猫等数十种省级保护动物,八哥、家燕、黑水鸡、灰喜鹊、大山雀等省级保护鸟类。
夜晚将至,不少市民前来游园,有人跑步锻炼,有人吹箫演奏,有人静静地坐着,享受这美好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