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一流导师队伍方能培养一流研究生

2022-06-15 05:40:09 来源:湖北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田佩雯 通讯员 吴江龙

6月14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第四场。在湖北分会场上,武汉大学代表在鄂高校出场。近年来,武汉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水平人才数量从133人(次)增至663人(次),增幅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进入全球高水平拔尖前1%的学科从11个上升至19个,其中6个学科进入前1‰。这其中,研究生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好导师才能带出优秀研究生

“武汉大学以‘学生为本’为理念。坚持以师生为本,着力构建专业化、高品质、高效能的办学支撑服务体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回忆起自己的研究生教育生涯时说,“导师对学生影响很大”。研究生一定要有品德高尚、学术精湛的导师,能够充分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与良好的科研环境,才能获得好的发展。近年来,武汉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其中很重要的是“两个坚持”:一是以学生为本;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青年师生的劳动。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生源质量的提高,培养要求的提高,社会关注度的增强,对导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也随之更高、更严也更多。

为此,武大一方面大力引进海内外人才,一方面加强对校内教师的培养。学校高层次人才的总量近年来不断攀升。高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力提升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质量,也成为吸引和培养一流研究生的活水源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引起热议的“双千计划”(是指武大提出争取用五年,让“国字号”人才突破一千人,教职工总人数整体减少一千人),窦贤康表示,“不是指裁减教师,没这回事。”由于四校合并等历史原因,过去五年和未来五年是学校教职工自然退休的高峰期。从2017年开始,学校提出“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加强对青年教学科研人才包括辅导员队伍的引进和培养,五年来,学校国字号人才数量从238人(次)上升到663人(次),通过结构性调整,目前教职工总规模较五年前已减少460余人,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未来五年,学校教职工队伍还将面临自然退休1700多人的高峰期,当前恰逢国家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适时提出“双千计划”,优先向教学科研一线的青年学术人才倾斜,进一步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着力建设一支更加年轻、更加精干、更加高效、更加有活力的高校教职工队伍。

年均奖助学金总额超5亿为学生兜底

谈到“学生为本”,即将从武大毕业的研究生王爽感触颇深,“因为历史原因,我们有部分研究生住在校外,学习生活很不方便,后来学校听取学生意见,将校外的研究生全部搬进校园,让我们很有归属感、安全感。”

据了解,十年来,武大重点在高水平创新平台、教学科研基本建设、学生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这十年也是学校教学科研条件和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改善最快的十年。

学校先后竣工图书馆新馆扩建、研究生教学科研大楼、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一批基建项目;新建学生宿舍13栋、升级改造学生食堂7处;设置了30余项奖助学金,年均奖助学金总额超5亿元,形成了基础保障、精准帮扶、能力拓展、创新激励“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100%覆盖全日制脱产学习研究生。“未来,学校还将通过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将学术创新奖8万元的最高奖金额度进一步提高,更好地发挥奖助学金激励功能。”

进出口严把关,创新上放手干

近年来,武大的研究生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论文过关变难了,轻松毕业不容易。据介绍,学校严把两关口提高人才质量。

一是“入口关”,建立以培养绩效与质量为导向的招生计划配置和动态调整机制,在全面实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度基础上持续推动师生充分双选。十年来,高水平大学生源比例较2012年提高近30个百分点。

二是“出口关”,质量关口前移,严格落实培养方案,紧盯关键、风险环节,实施学位论文三审三改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作用,加强评估、抽检结果运用,综合施策,研究生培养整体质量显著提高。


(相关资料图)

同时,研究生在学校省部级以上平台建设的参与度达100%,作为主要作者发表顶级学术成果中的贡献度超过80%。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前沿科学研究、“卡脖子”技术攻关、社会治理研究等,把学问做在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今年,武大“启明星一号”上天,先后有50余名学生参与设计、研发及测试。6月13日,在该校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博士生张雪峰一边演示卫星模拟工作情况一边说,“我们能参与到这个重大平台的重要项目,非常庆幸,学到了很多。”

龚健雅院士表示,在“启明星一号”的研发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突破教材、论文、课堂的有限知识,按照他们的创意设计应用方案,通过卫星的研制、发射、监测,全面熟悉掌握卫星相关技术及应用。一方面,有导师手把手的引导,另一方面也有学生的奇思妙想,这才发挥了这群学生军的创新能力,打造出了首个学生“空间实验室”,成为青年学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成功典范。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