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报道:15年,冯江“像保护眼睛一样呵护沉湖的候鸟”

2022-12-10 20:30:42 来源:极目新闻

打印 放大 缩小

摄影: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

15年坚守,从“观鸟小白”成长为“行走的鸟类图鉴”,武汉蔡甸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冯江,用真挚的爱呵护着沉湖国际湿地美丽的生灵。

15年倾情守护候鸟


(资料图片)

12月10日,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西南的沉湖国际重要湿地内,天高云阔,飞鸟云集。“现在正是沉湖湿地一年中鸟类聚会的高峰期,我们全天候对湿地进行巡护,保障候鸟平安迁徙。”冯江说。

“听,那是孤独的灰雁在寻找伙伴。”作为沉湖驻站巡湖第一人,冯江想不到,当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写的关于沉湖湿地变化的毕业论文,让他与沉湖结缘。

今年是冯江从事湿地保护、科研监测工作的第15个年头,他扎根在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创下了多个纪录:他是在基层站点驻守时间最长的人,是保护区认识野生动植物最多的人,也是沉湖湿地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后发现鸟类新纪录最多的人,更是最熟悉保护区的人。15年来,他基本跑遍了保护区内的所有乡镇、村组,被大家誉为保护区的“活地图”。

清晨6时左右,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七壕观鸟站,冯江身穿羽绒服,手持高倍望远镜,聚精会神地观察着远方。看了一会儿,他又变换个方向,继续观察。不时放下望远镜,用笔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一群灰雁扑腾着翅膀掠过水面,飞向空中,在它们身后,成群结队的鸟儿展翅翱翔、鹅嘶雁叫,一时间万鸟蔽空,满眼都是候鸟的身影。

两声鸟叫从芦苇丛中传出,似乎在一唱一和地对话。“这是棕头鸦雀。”冯江说。15年沉淀,他已对沉湖地形地貌、植物分布、鸟类生活习惯了如指掌。“除了用眼去看,听声音判断,也是一种识鸟的重要手段。”只要鸟一叫,冯江的双耳瞬间就能辨识出鸟类品种。

候鸟在湿地上空飞翔

冯江介绍,监测是很重要的工作,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冬季观鸟比夏季出发早些,一般在六点钟左右出发,完成整个调查,大概需要七到八个小时。

自参加观测工作以来,冯江观察到的沉湖湿地鸟类新纪录已有19种。2013年,他对连续5年的观鸟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形成了申报材料,充分证明了沉湖湿地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为了保护沉湖湿地和在这里栖息的珍稀鸟类,冯江和同事们驻守在基层站点,有时深夜出门、通宵巡护。保护区道路崎岖难行,夜晚看不清,他曾连人带车栽进过鱼塘。

在冯江看来,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他说:“我们观鸟,一方面是出于个人看到鸟的这种喜悦,还有保护区内观测到新的物种而喜悦;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我们的观测数据,反映出工作成效。”

冯江在观察候鸟

“退养还湖”上候鸟数逐年增加

今年立冬过后,沉湖迎来迁徙候鸟入境的高峰期。12月初,冯江和同事们刚做完最新一次鸟类调查,发现沉湖国际湿地候鸟总数已突破10万只,接近峰值。

从3年前的6万余只,增长到如今的10万只,冯江说,沉湖国际湿地的候鸟每年稳定增加,与湿地实施“退养还湖”密不可分。

为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生态多样性、恢复自然湿地,2017年起,沉湖湿地开始全面禁止围网养殖,将保护区内的“三网(围网、拦网、网箱)”全部拆除;2019年蔡甸区加快推进沉湖湿地“退养还湖”工作,全面取缔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历史遗留的生产经营活动,废止承包合同、拆除生产生活设施、挖开堤埂豁口。在冯江等湿地保护者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沉湖湿地共完成退养还湿7.8万亩,修复退化湿地1400公顷,恢复湿地植被110公顷。湿地生态得到有效恢复,为越冬的候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充足的食源。

站在候鸟群集的岸边,冯江指着正在埋头觅食的鸟儿们说:“这里曾经渔网林立,经过修复后,现在已是水草茂盛、鱼翔浅底,沉湖湿地水鸟种类和数量稳步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极大恢复。”

候鸟正在觅食

冯江说,就是要“像保护眼睛一样呵护沉湖的候鸟”。

为做好湿地的科普宣传工作,去年以来,沉湖湿地在前期保护与修复的基础上,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建设生态道路、步栈道、观鸟台以及观鸟塔等设施,让人们能够走进湿地,近距离观测鸟类、植物,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更进一步了解湿地保护工作,起到科普宣教作用。

冯江表示,作为湿地保护工作者,要顺应自然规律,严守生态红线,保护生态安全,让沉湖国际重要湿地成为展示中国生态治理、湿地保护修复的样板。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