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冬至后
(资料图)
春从九地回
明日5时48分,冬至
冬至也称“日南至”
是太阳南行的极点、向北回返的起点
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迎来一年白昼最短的一天
此后太阳往北回升,白昼变长
四野便应枯草绿
九重先觉冻云开
冬至到,意味着数九寒天启幕
冬至交“一九”,到“九九桃花开”
寒气退场,冬去春来
明代《帝京景物略》记时人绘九九消寒图
冬至画梅花一枝
共九九八十一枚花瓣
“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
不失为酷寒中的雅趣
日转天南林影觉
春生地底水泉知
冬至三候
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地下的蚯蚓冻得瑟缩着身子
麋角感知阳气而脱落
坚冰之下山泉汩汩而淌
等候春风化暖
《汉书》称“冬至阳气起”
指冬至时阴气触顶后下行,阳气萌生
民间则有“春生冬至时”一说
白雪皑皑之下,孕育着春天的种子
天寒地冻之中,生命悄然蓄积着力量
朝来云物效嘉祥
和气初萌日渐长
古语说,冬至大如年
作为古代四时八节之一
冬至曾是热闹的传统节日
重要性甚至超过春节
古人认为太阳自此而新生
进入下一轮循环
因此冬至才是新年的开始
周朝时,冬至一到即天子闭关,“商旅不行”
汉时逢冬至必“百官绝事”,奏乐迎新
到了宋朝
冬至成为与春节、寒食并列的三节之一
百姓换新衣、办酒菜
过冬至“一如年节”
略同汤饼赛新年
荠菜中含著齿鲜
“冬至饺子夏至面”
冬至吃饺子,是民间传统食俗
据考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
由医圣张仲景首创
张仲景用面皮包羊肉
掺入祛寒药材
冬至时当药发放防治冻疮
因形似耳朵,时称“娇耳”
三国时,药用的“娇耳”演变为餐桌上的美食
魏人张揖所著《广雅》书中
提及“月牙馄饨”
南北朝时的饺子“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到唐宋时期
饺子已成冬至标配食品
无酒御寒虽寡况
有书供读且资身
冬主藏,冬藏之气到冬至而极
这个时节
山不再繁茂,重归沉静
水隐于冰下,水流舒缓日影变疏
月色转寒,日子似乎也慢了下来
泡上一壶茶,捧起一本书
在冬季的慢时光里静下来
给内心一个充盈的暖冬吧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节气小知识
记者:周晓燕 编辑:熊谦 设计:李砚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