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解质水”的百度指数持续攀升,至12月15日达到最高峰,截至目前每日搜索指数依然在“5万+”水平。不少消费者在选择电解质水的时候,习惯性的将目光聚焦在配料表上,因为对他们来说,“低糖”乃至“无糖”代表着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且关注的焦点逐渐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到低脂低盐饮食,再到如今的低糖乃至无糖饮料选择。
减糖之所以成为消费热潮,正是因为大众已经明显感受到“糖”这一“甜蜜的负担”。提到过量摄入糖的危害,几乎每个人都能说上几点,肥胖、衰老快、引起糖尿病甚至致癌。2020年刊发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一项涉及10万余人的研究显示“总糖摄入量与较高的总癌症风险相关”“含糖饮料中的糖与癌症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性”。如今,减糖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行动自觉,也成为广泛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明确提出“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水”。
(相关资料图)
全员控糖的大趋势下,食品饮料行业掀起低糖无糖消费热潮,无论是百事、可口等国际饮料巨头,还是康师傅、农夫山泉等国内饮品厂家,纷纷入局,推出“低糖”“无糖”饮品。
而风口之下,一些商家大玩文字游戏,利用“无蔗糖”来博取消费者眼球,此前,消费者在某知名饮品品牌推出的“0蔗糖”奶茶产品营养成分表中看到,该产品确实不含蔗糖,但却添加了“结晶糖”,据专家介绍,结晶糖同样能够被人体吸收,促成脂肪的合成。此外,酸奶、黑芝麻糊、饼干等宣称无糖的“伪0糖”产品翻车的案例也不在少数。《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当100g(固体)或100mL(液体)的糖含量≤0.5g时可宣称该食品为无糖食品,糖含量≤5g时可宣称该食品为低糖食品。选择“真0糖”产品,消费者还需要仔细查看配料表,而不是轻易相信广告。
无糖市场蒸蒸日上,无糖消费来势凶猛。杜绝“伪0糖”“假广告”,各食品饮料生产商还需从科技里面找出路。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指出“天然代糖具有安全、稳定、低/无热量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等行业”。其中,赤藓糖醇便是茶饮类的明星代糖,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敬指出“赤藓糖醇的甜度是蔗糖的70%左右,热量很低,并且与蔗糖的甜味十分接近,没有后苦味。”
而对于一些具有后苦味的天然甜味剂,与江南大学长期合作的安琪集团也拿出解决方案,利用其研发的抽提物产品,可良好的修饰天然甜味剂自身的一些“瑕疵”,在保持天然代糖“甜味”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其口感,这一产品也收获众多食品饮料制造商的青睐。
12月4日,天然健康产品服务商莱茵生物披露,与江南大学签订《天然甜味剂微生物合成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合同》,发力天然甜味剂生物合成技术,相信会给未来“真无糖”产品领域带来更多期待。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李根(湖北宜昌)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