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22岁末,武汉又遭新冠病毒侵袭,但是,随着2023春天的到来,武汉必将走出困境,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恢复国民经济生产的疫后重振之中。而人才的争夺将会是三年疫情之后的城市发展的关键。”1月4日,政协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武汉市政协委员郑明就他关注的疫后重振如何留住人才等问题与记者进行了交流。
蔡甸黄虎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古琴村”
郑明认为,武汉作为知音之城,高山流水遇知音传说享誉海内外。武汉又是教育之城,武汉作为全国高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三甲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储备。疫后重振,如何留住人才为武汉的社会经济发展出力是三年疫后重振的重要工作之一。
“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黄鹤英才、3551人才计划等一系列的招才引智措施,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面对疫情三年后的武汉,必须推出新的举措,建议可通过擦亮知音品牌,吸引人才来汉留汉,再造武汉的疫后辉煌。”郑明说。
郑明建议,可以从具体打造古琴艺术节方向入手,弘扬知音文化,再塑知音品牌,以达到吸引人才的目的。
“首先我们具备先天条件,伯牙摔琴处的古琴台已经成为一个知名景点,所奏高山流水琴曲已为大众知晓,而伯牙子期相会弹奏之古琴,尚未被人重视,成为挖掘知音文化的一个空白,好在网红打卡地武汉长江游轮知音号的姊妹号‘古琴’号将于近期下水,知音故里蔡甸的伯牙子期公园也已基本成型,为再造知音文化品牌提供了基础。古琴会在老百姓的生活中逐渐变得和钢琴一样普及。”
郑明提出,可由蔡甸区(知音故里)或汉阳区(古琴台)所在地文旅局牵头,兴办武汉古琴文化艺术节,以论坛、演奏、文创产品市集等方式围绕以古琴为载体的知音文化进行宣传推广,文旅集团的古琴号旅游船可以同期互动参与。
同时,在古琴艺术节中,兴办专门的招才引智板块,通过政策宣讲、人才签约等活动宣传武汉留才政策。
“还可以通过古琴艺术村、古琴艺术社区的打造来推动古琴产业从业链。”郑明说,在武汉,做古琴、弹古琴、售古琴已经发展成为完整链条,可以在古琴艺术节上命名一些古琴艺术村(古琴艺人聚集的村落)、古琴艺术社区(古琴艺人聚集的社区),通过与产业的互动,将弘扬古琴文化更好地落地。
郑明认为,通过新的载体古琴艺术节系列的打造,再塑知音文化,必然能为武汉疫后重振吸聚人才,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和再创佳绩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