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洪湖市螺山镇中原村东临长江,西靠洪湖,下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29户3479人,党员89人。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中原村坚持以群众为主体,把村民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作为中原村共同缔造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尊重群众意愿,紧扣群众需求。把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多种形式协商,积极听取群众意见,落实全过程民主,激发群众共同缔造活动的热情。一是汇集民智。坚持问需于民、找准痛点,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发放群众意见征集表215张,汇总群众意见,通过集体征求意见,形成15条具体意见,经过全村党员群众表决,将“八沟”“二九路”“正沟”通湖旅游公路的打造确定为共同缔造的重要日程,并聘请洪湖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结合“五共”理念制定具体建设方案。二是顺应民意。共同缔造项目开展后,部分群众存在抵触情绪、不愿参与等情况,村“两委”丰富协商形式,通过全体党员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以及七组“板凳会”,党员群众代表会、乡贤会、经验交流会等共同缔造相关会议共21次,入户走访40余户,统一群众思想,研究项目进度,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就“七组八沟”房前屋后的环境整治、庭院绿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积极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当“决策者”“建设者”“管理者”“评议者”“共享者”。三是凝聚民心。积极宣传共同缔造活动,通过“村村响”广播宣传共同缔造政策,设立墙体彩绘四处共计1500平方米、标语8条,让“五共”理念深入人心。常态化开展“三会两队”工作,解决群众想参与、能参与、乐于参与的问题,建立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提高的长效机制。
引导群众参与,做好群众小事。选取“七组八沟”作为本村改造点,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三拆三清三整治”行动。一是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带动群众在乡村建设中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老党员王诗乡等人积极参与七组八沟的建设活动,主动领办工作任务、义务投工投劳,发挥着老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房前屋后整理得井然有序,带动周边农户对村庄环境进行清扫。村里老党员主动与不配合共同缔造工作的农户沟通交流,积极引导他们参与村级发展建设,为共同缔造工作贡献力量。村里年轻党员认领栽种红叶石楠球77株,垂柳树2株,桃树80株,为村容村貌建设出力。二是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主力作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七组八沟房前屋后”的环境整治和公路沿线的规划建设中来,着力整治环境,组织村组干部、动员村里的青壮劳动力开展前期投工投劳,拆除违章建筑18处,旱厕5处,空心房6处,清理房前屋后乱搭乱建、乱堆乱放38处,清除垃圾、枯树、杂草丛6.6吨,迁移废弃电杆82根,清除菜园、平整土地6000平方米,村庄环境卫生逐步改善。其中,村民胡承忠、胡兴志主动捐赠自家的红砖,用于道路铺路;村民吕春动将旧房、违章乱建房拆除,为美化村容村貌助力;村里乡贤为共同缔造出谋划策并进行爱心捐赠,为本村发展助力。三是注重发挥乡风文明熏陶滋养作用。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积极引导村民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和家风培育,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培育了村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加强文化教育,推动乡风文明,以群众为主体,整合资源、分类施策,由点到面全面推进共同缔造工作,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群众向心力。
发挥支部作用,带动群众增收。一是构建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按照“支部头雁领飞”的思路,构建“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的组织体系,把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公开“党员监督岗”,建立“三会一队”自治组织,提升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在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方面用好共同缔造“五共”理念,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以壮大产业发展、推进项目建设为落脚点,做大做强农业,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村“两委”投资150万元,领办成立了“洪湖市共享田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村“两委”组织、农户联营发展的方式,流转土地136余亩,带动18户农户就业。积极与市内各科局、社会各界人士合作对接,单位按每平方米30元认领、个人按每平方米10元认领。合作社负责蔬菜生产的购、种、管、送等生产环节,科局、个人可以在此基地开展观光、采摘等活动。三是促进群众增收。通过整合土地、技术、资金等各类资源,大力发展稻虾连作模式,建立“洪湖清水大闸蟹”养殖基地1800余亩。按照“公司+农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与洪湖浪米业、鱼米乡、众鑫建材厂、宝合砂石厂等企业衔接,争取就业岗位70多个,人均收入18500元左右。目前,中原村“共享田园”合作社村集体收益达20万元。(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廖俊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