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元宵节前后,全国各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忙生产,一派欣欣向荣。与此同时,节后是人员流动高峰期、人员换岗密集期,老员工返岗,新员工新上岗,安全生产面临不少隐忧:机器设备重新启动面临的“物的不安全因素”,春节放假“乐不思岗”出现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新上岗人员不熟悉操作规程易导致“误操作”。因此,节后开工“安全第一课”尤为重要。
与之相对,在一些企业中,还存在安全生产培训“看客”心态,以及不少安全培训“走过场”行为。近年来,应急管理部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2023年1月底,公布了各地陆续查处的一批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执法案例,坚决治理安全生产培训走形式、考试把关不严、甚至涉嫌考试作弊等突出问题。
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看客”心态主要表现在:企业只着眼于经济效益,害怕员工因培训而误工,“不想培”;培训内容枯燥,培训形式单一,“不会培”;轻视安全教育培训,不愿投入资金,“不愿培”。此外,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少一线操作工人年龄偏大,接收能力弱,三级安全教育和再教育难以“入脑入心”,也是令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感觉“棘手”的难题;年后新员工流动多,有的干几天就辞职,缺乏长远眼光,培训中存在“偷懒”思想;加油站等服务行业员工安全意识强,但服务对象中有加油时抽烟、接打电话等不安全行为,劝阻有时不见效;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消防安全演练、应急预案演练缺乏专业性、针对性。
根据《安全生产法》,企业肩负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每位员工都是自身安全“第一责任人”。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每名员工,以至于每一名“社会人”,都应摒弃“看客”心态,树立“主角”意识,共同发力,将安全生产培训做实,将安全意识在头脑中树牢。
作为用工单位,企业应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形式,综合运用最新信息技术手段,对员工加强事故警示教育,通过震撼式安全培训,对员工侥幸心理带来冲击力。同时,还应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运用考核“指挥棒”,对不安全行为“负面扣分”;强化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为其大胆履职撑腰鼓劲,激励安全管理人员加强督促检查,用“反面案例”通报促安全意识提升。
作为政府部门,应运用“智慧+”手段引导企业履行安全生产培训主体责任,综合运用小程序、APP等移动端检验培训成效;巧妙运用“两微一端”、户外大屏等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合理运用执法手段大力打击培训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让安全管理者有信心,让守法企业暖心,用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造就更好的营商环境。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冰清(江夏区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