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视频《我:毕业5年,存款5000 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登上B站热榜,超500万的播放量,令网友直呼“治愈”。视频主人公弯弯和超超本科就读于同一所211名校而且还是室友,但之后她们却“高开低走”。(2月15日《成都商报》)
自嘲为“废物”也好,被他人质疑“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也罢,“名校毕业5年存款5千”引发关注,在于它打破了世俗化、功利化的价值观。在许多人的认知里,教育分层影响社会分层,“上的学校越好,将来找的工作越好”;名校毕业生活得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惨”,很容易成为公共话题。
一位家在农村,一位父母都曾经是下岗工人,这两位女孩并没有很好的家境与背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考上名校,其中一位还读了硕士,是某种意义上“别人家的孩子”。在教育得到越来越多价值认同的当下,“名校毕业5年存款5千”难免会被一些人当成无能者和失败者,遭遇歧视与污名化。
当大多数人都热衷炫耀成功的时候,敢于、乐于分享所谓的“失败”,说到底也是一种豁达、自信的表现。“名校毕业5年存款5千”之所以抚慰人心,就在于它传递了这样一种价值观——教育只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哪怕一时难以取得成功、难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听从内心声音、勇敢做自己的“真我”依然是难能可贵的。
读书时成绩好,工作后待遇好,结婚后家庭好,生育后孩子好……在人为建构的“意义之网”里,似乎人生就应该像永不弯曲的直线一样不断上升。殊不知,“直线型人生”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大多数人的人生道路都是曲折复杂的。就像热播电视剧《狂飙》主演张颂文一样,正是有了之前二十多年的“冷板凳”,才有了如今的“一剧成名天下知”。虽然毕业5年存款5千的现象确实不多,但我们不能忽略和漠视当事人5年里的积淀与成长;打破“以财富论英雄”,本质上就是扭转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提升过程性评价的分量。
多元的时代,决定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有的人偏好定型化人生,有的人喜欢尝试不同的可能性;虽然这两位女生没有多少存款,甚至干着一些人眼中不够体面和光鲜的工作,但他们并没有“躺平”,而是在跌跌撞撞中没有停止追求梦想的步伐,一直都在往前冲。
在平凡的世界里,能够站在金字塔塔尖的只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形形色色的不容易、不如意。面对机会不退缩、勇敢去尝试,需要努力时不吝惜、能吃苦,失败时不灰心丧气、自怨自艾,而是“愈挫愈勇”“屡败屡战”,既不给自己的人生过早地设限,也懂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两位坦然呈现“高开低走”的名校毕业生,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打动了网友,提供了一种稀缺的“精神食粮”。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朝清(华中师范大学教师)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