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燕建议,定期筛查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
据了解,在我国,每5个产妇中就有1个患有抑郁症,63%女性曾患产后抑郁,20%的女性曾在怀孕期间患上抑郁症。
但现阶段,我国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中尚缺少对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规筛查和诊断,致使有心理困扰的孕产妇没有获得及时的专业援助,可能发展成严重抑郁。
【资料图】
人大代表李燕(图源:北京青年报)
来自武汉的叶女士(化姓)就正陷入产后抑郁情绪中。在求医过程中,她发现极少有专门诊室接待产后抑郁患者,身边的人对于产后抑郁的认知也相对较少。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主任易念华向记者指出,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的学界倡议早已提出,但仍未收到足够目光。现下重要的是各级医疗机构加强重视,并进行推广。
代表建议筛查孕产妇心理状况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燕建议,定期筛查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
“我看过一组数据,在我国,每5个产妇中就有1个患有抑郁症,63%女性曾患产后抑郁,20%的女性曾在怀孕期间患上抑郁症。”李燕在提到建议初衷时表示,“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孕产妇抑郁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
但是这些被确诊为抑郁的孕产妇中,仅有不足20%的人曾向医护人员讲述过自己的抑郁情绪。究其原因,是抑郁症的发病及临床表现比较隐匿,家属很难及时发现,甚至产妇自己都无法意识到问题。
产后抑郁容易被忽视,但影响却是极大的。李燕表示,她看过相关的研究报道,患有抑郁症的母亲缺乏热情和精力与新生儿互动,母乳喂养的意愿降低,因此新生儿患病风险概率也明显增加,同时也会对婴儿的智力发育造成显著的影响。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资料图
而现阶段,我国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中尚缺少对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规筛查和诊断,致使有心理困扰的孕产妇没有获得及时的专业援助,可能发展成严重抑郁。
因此李燕建议,强化孕产妇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规筛查。相关部门可继续细化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内容,进一步强化孕产妇抑郁症的常规筛查,与产检服务和产后家庭访视服务相结合,建立孕产妇心理健康档案,定期筛查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有轻中度抑郁情绪或存在抑郁危险的孕产妇实行早干预,定期监测和随访;对有重度抑郁情绪或可疑抑郁者采取措施、及早转诊、及早治疗。
同时,她建议加强社区医院产前、产后健康宣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协助疏导孕产妇情绪,强化对产后抑郁女性的社会支持。
比如,相关部门牵头开发普及以智能手机为客户端的孕产妇抑郁网络干预平台,在保护孕产妇隐私的前提下,对有抑郁情绪、产后抑郁发生风险较高的孕产妇给予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和在线咨询。
产妇抑郁不知挂哪个科室
家住武汉的叶女士正在面临产后抑郁的困扰。她在去年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现已回归工作。近期,进展不顺的工作项目令她焦头烂额,繁重的加班任务又让她难能陪伴照顾小孩。“我觉得不仅工作没做好,还没有照顾好孩子,就会莫名其妙地想哭,莫名其妙地发脾气,然后一遇到很急的事就会很头疼。”
叶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反常的情绪波动已经影响到了她的家庭生活。带小孩睡觉的时候遇上小孩哭闹,她就很烦躁,然后突然大叫。此外,她还经常控制不住自己,和丈夫吵架。
慢慢地,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同寻常,虽然不愿承认这种抑郁情绪,但她更不能眼看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她艰难地决定正视问题,主动向丈夫提出,到医院去做检查。
但在求医的过程中,叶女士遇到了难题——该挂哪个科室的号?“我觉得产后抑郁和普通的抑郁是不同的,这种抑郁更多是生育带来的,可能还包含很多激素的影响。”她说,“但是很少有一个专门的科室去针对孕产抑郁的问题,即使有,也不被大众认知到。”
而在此前的怀孕阶段,叶女士所做的所有产检中,也没有包括心理筛查的内容。她曾有过情绪波动极大的时期,但并未告知医生,医生也从未在面诊中询问过她的心理状况。
直到产后出现异常抑郁情绪,叶女士才对孕产期心理健康做了重新认识。她和身边的孕妈妈交流,了解到原来许多人都曾在孕期出现过焦虑不安的情绪。尤其是意外迎来宝宝的孕妇,她们的不安更为严重。
而对于产后抑郁的女性来说,她们的焦虑和抑郁可能更多受外界影响,例如工作,以及亲友对待她们的态度。
目前,叶女士已经到妇产科做了心理量表测试,医生给她开了一些安眠的药物。但叶女士更盼望从医生那里得到更多的心理干预,而非药物干预。她表示,“我不想吃药,我想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
下一步,叶女士考虑到精神科去进行心理咨询,这对她来说是保底的选择。了解到李燕的“建议”后,叶女士表示了支持。陷入抑郁迷潭的她,正渴盼着专业的心理援助。
产妇和家人都需科普
虽然暂时陷入了抑郁情绪,叶女士仍是相对幸运的——她的家人对她的情绪给予了极大的包容。丈夫容忍她的脾气,避免与她拌嘴;在她提出去医院就诊时,也悉心陪伴。
家住昆明的乔女士陷入孕产期抑郁的原因,却更多是因为家庭的不和。她与婆婆的育儿理念出现分歧,矛盾无法调和,令她同时陷入气恼和难过之中。这种消极情绪无法被家人理解,又加重了她的抑郁,形成恶性循环。
乔女士认同李燕提出的,“产后抑郁容易被忽视”。她认为,不仅是孕产妇本人,其家人也需要对产后抑郁建立科学认知。“我觉得科普很重要,比如向丈夫或者婆婆他们科普一下女性生育后的激素变化,以及一些不可控的东西,让他们体谅一下。”
陷入抑郁情绪的孕产妇对家人的态度更加敏感,因此他们的关怀和帮助至关重要。此外,全家人共同参与到育儿过程中,而不是甩手让新手妈妈全盘负责,也有益于缓解她们负担。
乔女士认为,在孕妇进行产检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生育亲子课堂,邀请丈夫、公婆等家庭成员和孕妇一起参加。在课堂上,医生可以展示孕产期抑郁的发生情况,造成的原因有哪些,解决措施是什么,帮助家人更好地理解和照顾孕妇的情绪。
“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儿女、儿媳说的话他们很难听进去,但如果是专家说的,效果可能会好很多。”乔女士说。
专家称各级医院需重视和推广
据了解,针对孕产期的心理健康管理,已经部分落实到了医院科室实践中。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主任易念华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早在2019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身健康学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女心理保健技术学组就编写发布了《孕产妇心理健康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其中提出,从备孕到产后一年,都应该关注孕产妇的心理。
《专家共识》中建议,至少应该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产后42天分别进行孕产妇心理健康筛查。
目前,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孕产妇心理健康管理方案。对孕产期保健,该科室主要负责孕早期及产后42天的诊疗工作,常规检查内容就包括心理筛查,通过心理评估软件筛查孕产妇心理状况。
据易念华观察,在这两个时期,的确会有一部分孕产妇出现焦虑及抑郁,只不过程度不同。其中孕早期有轻度抑郁或者焦虑者,可能是和身体状况有关系,比如有人早孕反应比较严重,有人可能因为各种因素担心影响小孩的健康,因此相较产后阶段,出现心理健康异常的比例要高一些。
如果孕妇出现轻度焦虑抑郁,医生会与其进行沟通,进行优生优育咨询指导,让其注意舒缓情绪,自我调节,同时建议家人多关心多关注孕妇的情绪变化,给予饮食或生活上更多的照顾。
如果孕妇有中度焦虑抑郁情况,医生会建议其进行心理咨询,妇保科有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效果不佳或者孕妇有重度焦虑抑郁,则安排孕妇转诊至来妇保科坐诊的精神科主任处接受更专业的诊疗。
“我们作为妇幼保健院,在这方面就会比较细致。但在一些综合医院,孕产妇心理筛查仍是缺失的板块。”易念华表示,“我也认为,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关注。倡议已经有了专家共识,重要的是各级医疗机构加强重视,并进行推广。”
易念华注意到,李燕在建议中提出,加强社区医院产前、产后健康宣教。“这当然好,社区医院内可以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开展健康教育,让大众都关注到孕产抑郁焦虑的问题。”她说。
针对李燕建议的可行性,易念华进一步表示,如要在大型医院中推广孕产妇心理筛查,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资源,并进一步完善就诊和转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