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陈纪元 张斯远 曹欣怡)村史馆里,尘封多年的煤油灯、留有历史印记的粮票……一件件老物件“活”起来。
社区食堂,“一对一助老午餐会”凝聚“老朋友”,爷爷奶奶吃嘛嘛香。
(资料图片)
房屋门前,“共享晾衣杆”晒出“小确幸”,衣被充满阳光的味道。
岁始初春,湖北襄阳襄城区民主路社区、尹集乡青龙村处处能感受到幸福生活的蓬勃气息。
武汉理工大学 “青力缔造”襄阳实践队深入该地,坚持“团聚青力”、着力“共同缔造”、绘就“幸福社区”,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构筑校地协同的育人平台,为基层治理持续注入青年力量。
去年10月以来,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本科生陈纪元、张斯远,研究生曹欣怡作为首批驻点队员,入驻民主路社区、青龙村,与当地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以青春之力推进“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走深走实,为当地居民、村民办了许多“小而精、微而实,细而美”的好事,让幸福的滋味在青春故事里荡漾。
居民公约大家定
“既然是给居民们制定公约,不如让居民们一起来定。”刚到民主路社区驻点的陈纪元,在参加制定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居民公约讨论会时主动提议。
可要真正“让居民们一起来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幸福公约。学校供图
真诚是最好的破冰方式,陈纪元在社区里高频次“刷脸”,每天深入社区走访,几百条建议被一一记录下来。经过整理、总结、凝练、加工等步骤,公约的初稿顺利出炉。陈纪元又多次跑到居民休闲聚集的地方,逐句读给大家听,请大家一起斟酌推敲、反复修改。
“幸福社区怎么建,你我参与是关键……”在与居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民主路社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公约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有机融入了社情民意,现在张贴在社区各处的宣传栏,不仅是社区文明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是社区居民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
民主路社区老年人口多,驻点队员们经常看到有老人独自一个人在食堂吃饭,便主动凑上去与老爷爷、老奶奶们“拼桌”。听他们讲年轻时的故事,听他们对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建议,悉心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照顾与帮助。
驻点的两个多月里,队员们通过“一对一助老午餐会”的方式,结识了很多“老朋友”,形成了一条很好的信息收集、意见反馈、政策传达的通道。每一次“深度对话”之后,队员们深切感受到“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陪伴”,也更坚定了在社区开展“为老服务”工作的青年担当。
驻点队员和老人一起吃饭。学校供图
晾衣杆晒出的幸福味道
“这么多年了,晾衣服的问题一直没人解决,又不能拉绳晾,社区这边能不能解决一下?”“我们老年人年纪也大了,平时下楼晾衣服也不方便,能不能给我们想想办法?” 驻点队员陈纪元在社区走访时,经常听见居民反映晾晒不便的问题。民主路社区102小区是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户型老旧,阳台位置狭小,缺少可以用来日常晾晒的条件。在充分收集居民建议、广泛协商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增设小区“共享晾衣杆”的想法。
驻点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学校供图
居民生活无小事,说干就干。陈纪元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一方面积极与辖区单位、社会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沟通协调、筹集慈善基金,一方面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共同选择晾晒区域,跟进“共享晾衣杆”落地建成。
“安装晾衣杆以后,我们晒衣服有地方了,谁出来晒衣服都又稳当,又方便,真的为我们老百姓做了件大好事!” 在使用了小区新搭建的共享晾衣杆后,102小区的居民周海滨如是说道。小小晾衣杆,切实增强了居民们的幸福感。
小区现在干净多了
驻点队员曹欣怡在入户调查时,发现民主路社区某小区的居民经常抱怨:“小区破破烂烂,东西乱堆乱放,垃圾都堆满了花坛,你们能不能把小区卫生处理一下?”实地探访并了解到情况后,曹欣怡便积极邀请居民就如何改善绿化和路边旧花坛等问题进行商议,动员大家对小区空地环境进行整治,栽种花草。
清洁家园成果。学校供图
“美好环境怎么建,你我参与是关键。”在驻点队员和居民的努力下,小区居民踊跃参与小区公共卫生清理,贡献家庭物品打造了共享小花园,爱心商家捐赠了花盆,以对破损花盆进行更换,老党员、长期居住在小区的老年志愿者自发组建了环境管理监督小分队。
“小区现在干净多了,原来垃圾乱堆的现象也没有了,这看着才舒服啊!”在大家共同的谋划和建设下,小区的脏乱差不见了,房前屋后花团锦簇、生机盎然。现在,小区居民的抱怨声渐渐少了,参与度、满意度、幸福感高了。
我们村有了村史馆
青龙村是经历过整体搬迁之后的新址,从原来的砖瓦房搬进了联排式的三层小别墅,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村民们的民俗风情、乡土文化、集体记忆也面临着“无处安放”的窘境。
村史馆。学校供图
“我们村打算建设村史馆,大家有什么意见想法,都可以说一说” “建设村史馆是好事,把我们村的历史都记录下来” “大家可以把家里闲置的老物件拿过来,丰富馆藏资源”……在青龙村驻点的实践队员张斯远正跟着村干部一起,与村民代表们齐聚一堂,商量着村史馆建设的事情。
久经风雨的木门,尘封多年的煤油灯、留有历史印记的粮票、各类具有年代感的身份证明……一件件村民们主动捐献的村史“文物”被收集起来。但是,如何科学地陈列展示成为“重中之重”,张斯远积极查找文献资料、分类整理,让“文物”背后的历史串联、生动起来,他还主动为村史馆编写解说词,把青龙村的故事娓娓道来。村史馆就像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桥,把乡村的“根”留出了,把村民的“乡愁”留住了,也把实践队员的青春奉献留在了美丽乡村。
共享社里享便利
“共同缔造”就是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让人居环境“美起来”、基层治理能力“升起来”。在驻点队员张斯远的提议下,青龙村的便民社进行了优化重组,打造了“青龙村共享社”的金招牌,为村民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便捷的服务。
“作为全村人共建共享的公共空间,理应由大家一起做主。”本着这样的理念,张斯远积极走访调研,倾听村民们的建议意见。“村里没有理发店,剪头要坐公交去乡里” “家里水电坏了,找不到地方修” “闲时聊天没地方坐,想要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一条条村民的实际需求被收齐起来,共享社的服务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不仅有村民健康文体中心,棋牌室、图书室、健身房、画室一应俱全;还贴心地设立了便民服务区,免费理发、免费裁缝、快捷家电维修、假期托管课堂等项目让村民得到真切的实惠。
美好人居环境。学校供图
驻点队员们躬耕实践的故事就像一个缩影,记录、讲述着学校“青力缔造”襄阳实践队发挥组织、人才、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助力基层的闪光岁月。该校团委副书记尹杨、学院党委副书记靳敏、实践队指导老师卜清平副教授等多次带队,深入到实践队服务地开展专项调研与工作对接,把握实践方向、明确工作重点、调整工作计划、精进实践方案。
美好环境建设无法一蹴而就,幸福生活缔造不是一日之功。据了解,下一步实践队还将继续分批派驻优秀青年学子驻点实践,立足多领域、多形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充分挖掘“青力缔造”活动的着力点,凝聚“共同缔造”的强大合力,带动社区(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