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红兵,细胞生物学家、免疫学家,主要从事抗病毒天然免疫、炎症反应及炎癌转化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是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科学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新成员TALL-1,助力治疗红斑狼疮药物问世;发现了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关键接头蛋白VISA和MITA及一系列调节蛋白,在天然免疫领域做出里程碑式贡献;阐述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家族成员信号转导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调控机制,为炎性疾病的防治奠定了重要科学基础;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两项,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是团队共同奋斗的成果,并非我个人的荣誉。”3月16日,舒红兵获得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后如是说,“我们普通科研工作者常年坐在实验台前,一遍又一遍重复枯燥的操作。当持之以恒的努力换来一点成果,能够用知识推动人类发展进步,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从农家孩子成长为中科院院士
1967年1月,舒红兵出生于重庆市荣昌县,成长在一个山区农村的贫困家庭,年少丧母的他生活异常艰难,靠国家资助完成从小学到硕士研究生的学业。早年刻苦坚韧的求学经历,在舒红兵心中种下对祖国深沉而强烈的责任感。
上世纪90年代初,舒红兵赴美工作留学。在埃默里大学攻读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博士时,舒红兵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每天废寝忘食地泡在实验室,体重最轻的时候不到90斤。求学期间,他仅用2年10个月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创下埃默里大学生物医学领域最短时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纪录。
“但是,最能体现我人生价值的经历是在归国之后。”舒红兵在美国和北京大学工作期间,解析了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信号转导的早期分子事件,为了解相关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建立了经典模型;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新成员TALL-1,以该分子为靶标的抗体已经成为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
舒红兵说,他所从事的抗病毒天然免疫、炎症反应及炎癌转化等领域,既是国家重大需求,也与疾病健康息息相关,是国际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竞争最激烈热点和前沿方向之一,“只有瞄准创新、持之以恒地努力和专注,才能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学者的声音。”
在天然免疫领域作出里程碑式贡献
2005年,武汉大学首次面向全球公开招聘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舒红兵放弃海外条件成熟的实验室和几百万美元的实验经费,拎着一个小包,只身一人来到武汉大学应聘。舒红兵坦言,自己此前从未做过什么“长”,凭着“想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能让更多人成就事业”的热血,回国全职投入武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建设发展。
到任后,舒红兵从零开始,在一间曾经饲养斑马鱼的旧实验室里,向天然免疫领域的前沿发起冲击。没有成熟的科研助手,舒红兵手把手带领第一批研究生,从最基础的实验做起,展开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新分子的筛选。
在国际生物医学的热点和前沿领域,舒红兵带领团队持续输出来自湖北的领先成果。在累计筛选数百万个克隆后,他和团队发现了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关键接头蛋白VISA和MITA及一系列调节蛋白,阐述了抗病毒天然免疫有效启动和适时终止的分子调控机制。此外,舒红兵和团队阐述了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家族成员信号转导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调控机制,为炎性疾病的防治奠定了重要科学基础。
舒红兵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被引用近2万次,包括被153篇 Nature/Science/Cell刊载论文引用,通讯作者论文单篇最高被SCI引用1562次,连续8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天然免疫领域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推动科研成果在湖北落地转化
“能不能利用我们对免疫机制的了解,研发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是舒红兵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近年来,舒红兵在坚持了30多年的基础和前沿研究后,开始致力于推动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
2022年5月,舒红兵被聘任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不仅瞄准生物医药领域前沿,带领团队研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免疫治疗等的药物,还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思索如何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直接服务湖北社会经济发展。目前,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已成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重要载体、省市生物领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的重要平台,诞生了180多家企业,落地转化了300余项科研成果。
作为武汉大学在全球公开招聘的第一位院长,他担任院长期间,带领生命科学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他创建了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短短几年时间里,引进和培养了30余位优秀的青年教授,其中27位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并取得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依托医学研究院,他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组建了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成为中部地区唯一获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认证的前沿科学中心;他还作为负责人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病原体与宿主”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这也是湖北省获得的首批该类项目之一。
“去挣而不是去争。”对待科研领域未知的挑战,舒红兵十分坚定,“一定要摒除外界噪音和干扰,专注于学术;坚持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东西。这个过程也许会花很长时间,也可能会失败,但是值得我们去尝试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