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者 李辉
视频剪辑 潘锡珩
(相关资料图)
十多年如一日,躬耕于轨道线路的毫米级误差,“地铁校尺”张圆圆始终以高超的技艺和高度的责任感默默坚守,把追求“丝滑”的乘坐感受当做自己的目标。
张圆圆不仅自我加压、把自己维保的作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一倍,更带动班组提升多个设备运行的可靠度。他在工作中形成的一套独特经验和做法,人称“圆圆工作法”,陆续在全线网得到推广。
武汉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张圆圆身上体现了工匠精神,这也是武汉地铁一线万余名产业工人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
先后创下武汉地铁多个第一
地铁钢轨达到使用寿命,或者磨损超过一定范围,需要进行更换。2017年,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13年时,在硚口路至太平洋站之间,有一段长达365米的曲线钢轨需要整体更换。
一般来说,地铁长钢轨在更换时,受场地狭小等客观限制,常规操作是单节更换,然后逐根调整轨道的高低、方向等几何尺寸。这样算下来,365米的钢轨需要5天时间才能全部换完。在这期间,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1号线正常运营就有可能受到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次性整体更换,在一个夜间天窗点完成,但这对于武汉地铁来说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挑战。复杂的现场管理组织工作谁来牵头负责?胆大心细、专业扎实的张圆圆成为最佳人选。
接到任务后,张圆圆和线路专业工程师们一起夜以继日地做着前期准备:数十次深夜现场调研焊头细节、预留轨缝位置、推演施工流程,参与撰写近8000字的专项方案,充分预想施工时的各种情形并制定应急预案。
换轨当日,张圆圆带领全体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从吊装到移动、从焊接到精调。最后一个环节是校验误差,张圆圆以“肉眼+设备检测”的方式,对更换钢轨的各项参数从严把关,确保新换上的钢轨符合最高标准。
最终,他们仅用了3小时就完成了任务,创下了武汉地铁长钢轨更换自主施工第一例的纪录。经过检验,新更换的钢轨一切正常,列车行驶得更加平稳和安全。
首例无砟轨道改造、首例有砟轨道改造……近年来,张圆圆牵头完成了武汉地铁的许多个“第一”,积累下许多第一手资料,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张圆圆(左)使用0.5毫米厚的塞尺检测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情况 ▼张圆圆观察 道岔状态
不断提升
班组成员业务能力
2021年,张圆圆通过选拔成为技师,在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成长的同时,张圆圆也在积极思考如何提高班组成员技能水平,把技术传授下去,把维保人的精神传播下去。
针对业务能力薄弱的新员工,张圆圆常常把他们带在身边,手把手地教。胡龙辉是张圆圆指导最用心的徒弟之一,他入职时几乎是一张白纸,却在一次岗位技能大赛中斩获技术新秀一等奖。“张圆圆师傅不但教会了我技术技能,他精检细修、追求极致的精神更是一直影响着我。”胡龙辉对记者说。
为了不断提高班组成员业务能力,张圆圆详细梳理了常见轨道设备病害的类型、引发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并分门别类细化处置办法,传授给班组成员。
“这些素材特别实用,是规章制度很好的补充,被我们称之为‘宝典’。”胡龙辉说,拿着师傅心血凝成的“宝典”,他们工作时上手更快了。
在张圆圆看来,一个合格的线路维保技术人员一定要勤于实践,精于操作。因此,他把废旧钢轨全部利用起来,自己模拟病害环境,让班组成员观察、处理,积累经验。他还根据季节特点组织班组人员进行各项应急演练,锻炼大家的抗压和应对能力。在他的教导帮助下,班组成员业务能力持续提升,他所在的集体也连续两届获得运营公司岗位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是爱岗敬业,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吃透学问;是锐意革新,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积累技术,做精维修;是学以致用,以身作则,做好传承接棒人。”张圆圆用细致,坚守诠释匠心,为地铁运营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圆圆工作法”得到完善和推广
多年前的一个凌晨,张圆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一场“断轨”双盲演练。他在事后复盘时敏锐地发现,线路专业各种抢修设备存放比较分散,紧急时刻来回搬运会耽误不少时间。如果遇到真正的险情,一分一秒都十分宝贵。
张圆圆立即开始筹划抢修设备集中存放的地方。他首先在自己负责的线路按照成员住址划分应急救援范围,在工班率先尝试设置应急救援点,备足抢险工具,提升抢险响应时效,压缩紧急集结时间。后来,这一经验也推广到全线网线路专业。
近年来,张圆圆依托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完成线路专业相关培训30余期,授课超200课时,培训学员1200余人次。他在工作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数十项工作方法和管理经验,深受大家欢迎,被亲切地称作“圆圆工作法”。多年来,“圆圆工作法”不断进行着检验和完善,然后推广至整个线路专业。
“张圆圆根据现场工作经验提炼出的一些操作方法、技术规范、维修标准,推广应用到现场维保中效果非常好,这也正是近年来武汉地铁线网规模快速扩张,设备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武汉地铁线路专业车间主任范浩说。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使命,张圆圆的单位工号是1435,这正是地铁钢轨间的标准轨距值——1435毫米。怀着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对施工安全责任的担当,张圆圆入职武汉地铁12年里,他在深夜里如履薄冰小心又小心地摸黑步行1.3万公里、目测铁轨2万次,弯腰4万次、拧紧螺栓52万根、记录数据10万余组……每组数据的背后,都记录着他对乘客安全出行最坚定的守护。
学习发扬“校尺精神”
成为员工共同追求
6号线线路专业老关村工班工班长王标,跟随师傅张圆圆多年,参与到大型换轨、道岔深度维护等大型施工工作中,入职3年成为了工班长。“我从师傅张圆圆身上感受到了极强的责任感、高度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匠精神。为了守护乘客安全舒适出行这个‘标尺’,我们的努力没有止境。”王标说。
在武汉地铁,不同专业的工人,心中都有一把自己的“尺”:供电专业检修工,检修接触轨时要把误差控制在正负5毫米之内,供电直流开关柜有的零部件只允许0.3毫米的间隙;地铁列车检修工精密部件的检修精度要求在0.5毫米;通信专业检修工,每天与比头发丝还要细的光纤打交道,守护好光信号的高速传输……
“地铁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各个系统相对独立,又交叉融合,一个环节出问题,轻则影响单条线正常行车,严重的甚至可能影响行车安全。”武汉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张圆圆身上的“校尺精神”,内涵是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这在任何岗位和工种都是相通的。目前,武汉地铁超万名产业工人队伍分布在20余个工种,“校尺精神”已成为他们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