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蔡甸作为知音故里
(资料图片)
山川秀丽、人杰地灵
这里传承和发展了
众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镜面光雕画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盛焰
被誉为“镜面光雕画第一人”
近30年的执着坚守
他以刀为笔、以镜为媒
刻画出独属于他
不平凡的艺术人生
一把小刀
与镜面光雕画结缘
出生于书画世家的盛焰,自幼就饱受艺术的熏陶,学习绘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把玩家中废弃的玻璃镜子时,发现在镜子的反面刻画、涂色,通过玻璃的映射作用,画面色彩鲜艳,活灵活现,观赏效果居然出奇的好。于是,他开始琢磨研究,每天手握一把小刀,在镜子背后来回刻画,一坐就是一整天。
“这是一种繁复而又细致的绘画新技艺,不同于纸上的笔墨作画,而是用刻刀在镜子反面刻画的新手法,创作难度高,观赏效果佳。”
△盛焰代表作《纺织女工》
盛焰介绍,由于载体特殊,每一幅原创画作背后都有着极为复杂和细腻的工艺步骤,从素描正稿到画出反稿,再到后续的雕刻水银面、上色,一件作品创作周期往往需要耗时2至3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时间。
俯首案前 指尖生花
镜虽小,乾坤大。
起初,为了找到适合作画的镜子,盛焰跑遍了周围的各大镜子生产厂,因为需求量小,厂家屡屡将他拒之门外。
最终,一位同样爱好画画的镜子厂老板在看到盛焰带来的作品后,惊叹不已,决定专门为他提供涂层厚度更适合作画的玻璃镜子。
随着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盛焰也将自己的镜画带至全国各地办展,而长途运输过程中镜画易碎,也让他烦恼不已。
经过长期摸索,盛焰终于成功地完成了材质的转换,采用软玻璃银光刻,成功解决了长途运输难的问题。
“因为是用刀作画,下刀生根,所以必须一气呵成而。错一笔,整幅画基本上就废掉了……”日积月累,盛焰拿刻刀的双手,已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疤。
虽然创作过程艰辛,但他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日复一日的俯首案前,不断改进技法、材质以及光影效果,将形象逼真的人物,栩栩如生的动物,万千山水民俗风情,市井百态都融入镜中。
走进“非遗”传承“非遗”
经过多年尝试,盛焰成功开创出镜面光雕画这一独特画种,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这个新的艺术形式,创作之余,盛焰还进行美术基础培训,开展镜画课堂,让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了解、学习这项独门技艺,不断融合传统与创新,为镜画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作为土生土长的蔡甸人,目前,盛焰开始思考如何在镜画技法的基础上,结合蔡甸文旅发展和时代审美特点,将艺术作品扎根蔡甸,打造蔡甸镜画品牌。他说:“我想充分挖掘蔡甸丰富的乡土人文资源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将镜画元素融入本土文旅产业,探索打造蔡甸镜画文化新地标,不断激发镜画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促进家乡发展。”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尹会凌 涂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