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国内首家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工作室在湖北宜昌揭牌成立,发布了旅游客船、货运船舶、客运渡船、滚装船舶、工程船舶、公务船艇等6大类37种绿色智能船舶示范船型,并签约了6个产学研合作项目。
该工作室由中国船舶第七一九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和宜昌市船舶检验中心共同发起成立,聚合了人才、技术、服务三大优势,致力于示范船舶研发设计、特色船型应用推广、船舶人才培养实训和产业链条延伸拓展。
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工作室揭牌仪式
(资料图片)
第七一九研究所海洋核动力平台研究室主任姚世卫介绍,科研院所、高校和船检机构联合成立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工作室,在国内尚属首次,填补了行业空白。在全球节能减排和我国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
首批发布的示范船型中,既有全球最大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全国首艘油电气混合动力三峡标准船型“理航渝建1”、湖北省首艘LNG柴油双燃料动力三峡船型“帆盛102”等已经在宜昌建造下水的试点示范船型,也有专门针对长江客运货运、清江库区旅游观光等应用场景的特色船型,还有造型别致、设计前卫的绿色智能概念船型,可为长江流域乃至国内各地推广应用绿色智能船舶提供更多先进、前沿的方案选择。
宜昌是长江黄金水道上的重要枢纽,也是长江中上游最重要的船舶建造集聚区。近五年来,平均每3天就有一艘新船在宜昌建造下水,其中新能源船舶建造量占全省一半以上。
宜昌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胡朝晖介绍,宜昌造船历史悠久、基础良好,船舶检验“一中心三基地”服务保障有力,当前正抢先布局“气化长江”“电化长江”“氢化长江”新赛道,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工作室的成立,将吸引船舶产业、航运资源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向宜昌集聚,为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宜昌范式”。
该工作室发起单位之一的宜昌市船舶检验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梅常春介绍,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工作室将聚焦长江旅游、长江货运、民生渡运等6种应用场景,推广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油气电混合等6类能源配置,完成一批科研项目,研发一批新型船舶,制订一批行业标准,培养一批领军人才,推广一批实用技术、培育一批配套产业,争当绿色智能船舶的标准制定者、技术创造者和示范引领者,也有利于形成绿色智能船舶全产业链。
绿色智能船舶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
中国船舶第七一九研究所,深耕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及化学电源研制领域,对新能源船舶船型研发具有先发优势。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学科实力坚实,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两家单位相关负责人分别表示,将持续推动产、学、研、服深度合作,突破核心技术,培育壮大产业,培养高水平人才,为绿色智能船舶和绿色低碳航运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由交通运输港航船检部门牵头,围绕“双碳”和绿色航运发展目标,瞄准新能源船舶前沿领域,联合国内船舶研究的一流机构和船舶与海洋工程的一流院校成立研发工作室,依托宜昌高峡平湖、长江干线、支流航道的丰富资源禀赋,致力于示范船舶研发设计、特色船型应用推广、船舶人才培养实训和产业链条延伸拓展,对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活动现场,该工作室长江船舶设计院、中国航天科工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亚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国内知名企业、科研机构与宜昌市水运协会、船舶行业协会和4家船舶航运企业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