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播报:鸟类学家长江讲坛揭秘—— 城市生活改变了鸟类习性

2023-03-26 08:21:54 来源:湖北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草长莺飞,是人们描述春天的典型词句。3月18日,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鸟类学家刘阳来到长江讲坛,揭秘城市里的鸟类邻居。在初春时节,解读婉转鸣唱里的自然密码。

40克重的小鸟迁徙往返近3万公里


【资料图】

去年,刘阳团队联合多个团队完成一项针对北京雨燕迁徙行为的追踪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运动生态学》(Movement Ecology)上正式发表,首次精确揭示了北京雨燕迁徙生态学规律:每年4月,北京雨燕从非洲南部抵达北京筑巢繁殖,7月底到8月初再返回非洲南部越冬。一只北京雨燕体重在40克左右,迁徙往返近3万公里,一天至少能飞行200公里。

刘阳介绍,2014年至2018年,研究团队在位于北京颐和园的廓如亭先后为66只北京雨燕佩戴微型光敏定位器。借助这种记录光照强度、以昼夜变化规律进行定位跟踪的低耗回收型设备,科研人员成功回收并分析了其中25只个体的光照强度数据。

数据显示,北京雨燕的秋季迁徙大多始于7月中旬,它们离开北京,进入蒙古国、我国新疆北部、中亚地区,8月中旬越过红海,9月初到达非洲中部,11月初到达越冬地——海拔约1000米的南非高原,全程14733公里,用时111天。

在100天的越冬期结束后,北京雨燕于次年2月中旬开始向北迅速移动,在4月下旬回到北京,全程13572公里,用时64天。在整个往返迁徙过程中,北京雨燕的飞行共覆盖亚洲和非洲的37个国家。

刘阳说,北京雨燕的繁殖是在城市里完成的,与惯常的认识不同,一些鸟类非常适应城市生活。

鸟类的城市生活“心得”

讲座现场有读者提问,为什么有些鸟类在城市里见到的几率比农村要大?刘阳说,确实一些鸟类很适应城市生活了,城市里天敌较少,有更多适合筑巢的地方等。

“家燕目前很少能在野外找到种群了,它们基本上都生活在城市里。”刘阳说,北美的家朱雀也生活在城市,会用烟头来筑巢,“研究表明,可能是烟头里散发的尼古丁气味能驱散天敌或寄生虫,有利于它们保护雏鸟。”

城市生活也改变了鸟类的习性。

刘阳介绍,鸟类的“语言”大致分为两种:婉转的鸣唱,主要用于求偶示爱;普通的鸣叫,主要用于群体间沟通,风险预警。

针对广州地区的鹊鸲研究表明,城市噪音使鹊鸲求偶时的鸣唱最低频率升高了。2020年春天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特殊的,疫情导致突然的安静,让生活在美国的白冠带鹀叫声的音域变得宽广。

与1.1万种鸟类共享地球

刘阳的讲座吸引来不少观鸟爱好者。

9岁的魏品郁捧着刘阳主编的《中国鸟类观察手册》请刘阳签名。小姑娘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书里画的好多鸟我都在武汉见到过。”

刘阳说,武汉是重要的国际湿地城市,在不少候鸟迁徙的路径上,武汉的观鸟活动在圈内很有名。目前已发现的鸟类约有1.1万种,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还会有新的鸟类被人类关注到。希望人类与这些动物朋友能共享地球,创造多样、平衡的家园。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