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是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的中国传统节日。最早的清明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经过漫长的演变,我们今天的清明节已大不一样。事实上,如今的清明,是由三个节日交汇融合而成。哪三个节日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清明节:祭祖扫墓
(资料图片)
清明最初只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人用来指导生产,后来逐渐演变成重大的春祭节日。上古时代,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人们都会举行祭祀活动,感恩天地的回馈,感谢祖先的恩赐。清明祭祖扫墓的习俗,就是由那时的春祭活动演化而来的。
寒食节:不生火吃冷食
古代与清明节日期相近的,还有个寒食节。关于寒食节的由来,流传着两个说法。
一说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义士介子推。介子推早年跟随公子重耳流亡,重耳挨饿时,他甚至忍痛割肉喂主。重耳回国即位,成为晋文公后,介子推却选择了归隐山林。晋文公听从侍臣的建议放火烧山,想逼他下山为官,结果介子推仍拒不出山,被火烧死。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在他祭日这天不生火,只吃干粮,古称寒食。
另一个说法是关于火种的。上古时代,人们都是钻木取火的。到了春天,人们都要熄灭旧火,点燃新火,后来演变为一个固定的仪式。冬至后第105天被定为寒食节,当天民间不生火,只吃生食冷食。
上巳节:沐浴踏青
另一个和清明节日期相近的节日,是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古人在上巳佳节,祭祀掌管婚姻与生育的神祇,以求家族繁荣昌盛。
民间的上巳节活动,主要包括沐浴、换新衣、踏青,沐浴时最好放入草药,因为春季多病毒,药浴有防疫作用。到了这一天,人们会来到河边洗澡,洗去辛劳一年的疲累,也去除上一年的霉运,再穿上新衣,春游踏青,饱览大好春光,再唱着歌尽兴而归。
《论语》当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记载的便是春秋时上巳佳节的盛况。王羲之《兰亭集序》,描绘了西晋贵族“曲水流觞”过上巳节的情景。杜甫《丽人行》中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句子,呈现的是上巳时节长安风物志。
除此之外,上巳还有官方组织的相亲活动。《周礼》记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上巳节俨然成为古时候的相亲大会。
三节融合
唐朝开始,上巳节开始式微,唐代之后就几乎消失,踏青等节俗并入了清明节。这个时候寒食节还是很火,如唐朝诗人韩翃就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的名句。
到了宋朝,还是有很多人过寒食节,不过已经关联祭祖活动了。比如南宋爱国诗人刘辰翁《菩萨蛮》中写道:“长亭芳草路。寒食谁家墓。旧日厌残红。人行九里松。”
到了元朝,寒食节也和上巳节一样,并入了清明节。这两个节日中的一些民俗,如踏青、吃冷食、荡秋千、放纸鸢等等,都成了清明节的节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