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艺览|武汉东湖边的陶瓷文物修复师

2023-04-07 09:31:42 来源:极目新闻

打印 放大 缩小

摄影记者 肖颢

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2016年开播的高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国人第一次深入了解了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也让很多年轻观众生出“以后我也要去修文物”的念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年才20岁的汪洋便是其中一员,而多年后他也真的实现了这个心愿,入职位于武汉市东湖路的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成为一名为国宝“治病”的特殊医生,主攻陶瓷文物修复。

文物修复师汪洋

3月26日,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结果揭晓,湖北省共有6位文物修复师在陶瓷文物修复、金属文物修复、考古探掘三大项目中获奖,汪洋和同事张济夏双双获得陶瓷文物修复项目的二等奖。4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这两位文物修复师的工作间,听他们讲述“我在东湖边修文物”的故事。

修复的过程也是和文物对话的过程

想来修文物

先坐冷板凳

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主办,共设立了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壁画彩塑文物修复师、金属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6个竞赛项目,每个项目均设置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两个环节,全面考查各位文物“医生”的修复技能。

修复的过程也是和文物对话的过程

据汪洋和张济夏介绍,本次大赛的实操环节很像抽“盲盒”,选手们不知道自己会接到什么类型的陶瓷文物,也不知道这些文物的破损情况,只能在比赛现场拆开“盲盒”后随机应变,并按要求在14个小时内完成修复。

文物修复师汪洋

清洗、粘接、补配、塑形、作色、补绘……这些陶瓷文物修复的基本流程都会被考核到,而选手修复后的文物能不能让评委赞一句“神乎其技”,就全看各位“文物”医生的本事了。让湖北文博人与有荣焉的是,代表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参赛的汪洋和张济夏,最后各自带了一个宝贵的二等奖回家。

文物修复师汪洋

汪洋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是带着去学习的目的去参赛的,得奖与否并不会影响他对于文物修复事业的热爱。“做我们这份工作的,心里必须要有一份热爱,要禁得起枯燥,坐得住冷板凳,要非常有耐心。而且刚入行的时候收入是很低的,当初很多跟我一起入行的人,最后都坚持不下去,放弃了。”

汪洋坦言,当年他也差点坚持不下去,是那些被成功修复的文物“留”住了他。“这份工作太有意义了,你去修复一件器物,就是在和几千年前的文物在对话,和历史在对话。那些被修复好的器物会在博物馆里展出,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它完好无损的样子。虽然它可能也不是特别出名的文物,但它是我修好的东西,我看到它就会特别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价值。”

高科技助力

文物修复更“闪”了

汪洋的这份感悟,正呼应了影响他职业选择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所描绘的,在文物修复师的工作节奏中,时间仿佛不复存在,个人也变得渺小,唯有历史才是永恒。

文物修复师张济夏

记者在张济夏和汪洋的工作室看到,数个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破损陶瓷文物都在静候他们的“妙手”修复,而实践证明,一件瓷器哪怕是碎成70多片,“巧夺天工”的文物修复师也能让它恢复原始模样,碎痕消失无踪。

文物修复师张济夏

已拥有12年从业经历的张济夏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湖北文博界的文物修复水平在全国属于“第一梯队”,陶瓷文物修复能力也是“金字塔尖”的存在。“我们多次为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等全国重点文博单位提供技术支持,至今累计修复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藏出水元青花瓷器文物五十余件。”

文物修复师张济夏

更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张济夏还通过5G和AR等技术,远程指导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修复,最大化地利用了稀缺的文物修复技术资源。“虽然我们相隔两地,但当大家都戴上智能眼镜,就能看到彼此的第一视角。他的哪个修复动作不对,我可以立刻发现、叫停,然后动手演示,他就能在眼镜里看到我的每一个动作,避免了修复错误的发生。”

文物修复师张济夏

高科技发展的一日千里,为文物修复事业带来更多可能性,也让张济夏更深切地感受到这份事业的无穷魅力,“我的老师说过,做我们这一行就是十年磨一剑,哪怕再有天赋的人,也要练上近10年才能出师。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做下去,把这份事业继承一辈子。”

“文物是过去式,但修复文物是正在进行时。”文物修复师的职业价值和魅力毋庸置疑,那什么样的人能像张济夏、汪洋一样,在东湖边修文物?

两位文物修复师的建议是:要有耐心,有恒心,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功底。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