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襟江环湖,山水相依的地理格局是大自然对这块土地的偏爱。4月10日,“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美丽湖北长江行”采访团下游组来到黄石。
【资料图】
移走固废“大山”,用好“放错地方”的财富
黄石有着“青铜古都”“钢铁摇篮”“矿冶之乡”“水泥故里”的美誉。作为重工业城市,原料和产品进出,离不开长江黄金水道,但因之累积的固体废物,也曾成为黄石保护长江的一大难题。
“水的问题,根子在岸上。”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红珍说。矿渣、尾矿库、工业危废以及生活垃圾,都是威胁水体质量的隐患,全城无废才能水清岸绿。
为治理废弃物,黄石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采访团走进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铜、铁冶炼废渣在这里转化为各种有用的资源。“目前年处理能力120多万吨。”公司副总黄杰说。固废中13种金属,9种公司可资源化回收。多种金属回收率达到90%以上,既创造效益,又极大地降低了环境风险。黄杰笑称,这叫“以废制废、废废得正”。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固废是放错地方的财富。湖北省四分之三的尾矿库在黄石,位于大冶金山店镇的湖北绿洲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厂房毗邻1976年投用的锡冶山尾矿库。远远望去,尾矿库像是一座小山,据周边村民介绍,锡冶山尾矿库堆积的铁尾矿已有75米高,是典型的“头顶库”,不但不能耕种,汛期还有溃坝风险。
“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4月中旬就投入运行。”湖北绿洲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鲁小华介绍,该公司2020年启动项目一期建设,产线年综合处理大宗固体废弃物(尾矿库)能力1000万吨,可提取铁精粉、机制砂,加工节能环保砖、矿坑生态修复填充料等产品,是黄石市尾矿综合利用最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眼下,绿洲源公司二期项目正在兴建。“锡冶山尾矿库库存2150万立方米,我们将在4年内吃干榨尽,把‘山’移走,还地于民。”鲁小华说。
“建设‘无废城市’,黄石底气十足。”张红珍表示,黄石有很多企业自主研发出了固废处理先进技术,在产业、人员、技术力量等方面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整治夏浴湖,再现“西塞山前白鹭飞”
从污水横流到水清鱼跃,从荒凉苍茫到绿意盎然。在黄石磁湖湿地公园里,花草、碧波、飞鸟、游鱼,13个景点串起了市民家门口的风景线。
磁湖湿地所在地原是个烂泥潭,有关部门在此于2020年建成总面积115公顷的人工湿地公园并向市民开放。作为黄石新地标,除了供市民游客休憩游玩,它还像一块“滤芯”,承载了水体净化功能。在涓涓细流之下,看不见的“地下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园采用“垂直潜流湿地+清水湿地”工艺净化团城山污水处理厂尾水,尾水通过地下管道渗出,经过湿地多样性沉水植物群落过滤,出水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方才进入磁湖。湿地设计日处理能力可达8万吨。“磁湖已有多个点位达到三类水质。”磁湖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喻珮介绍。
离开磁湖湿地,来到西塞山区凉山村,村中山清水秀、果树飘香,村口立着唐代诗人张志和雕像,他的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就写在村民的房屋墙上。44岁村民张正国说,很久没见过村里这么美了,白鹭真的飞回村里了。
凉山村的改变源自夏浴湖的整治。600余亩的湖水是长江边的一颗明珠,自上世纪末以来,很多小型模具钢企业纷纷来此,环境很快恶化。张正国记得,小时候饮水都从湖里取,后来湖水越来越臭,只能打井。
遭受多年破坏,夏浴湖环境终于降至最低点。在2019年的生态环境部长江大保护警示片中,约3分钟视频披露夏浴湖的惨状。
当了反面典型,西塞山区痛定思痛,14天攻坚关停并转34家模具钢企业,腾退土地6万平方米,投入2.16亿元治湖,水净,村美,民富的景象逐渐显露。去年以来,连续举办了两届“张志和桃花节”,吸引游客数以万计。
今年,夏浴湖又成了典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第八次全体会议,集中收看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专题片,夏浴湖成为生态修复成功案例之一。
建设“无废城市”,治理湖体,黄石的努力在长江鄂赣交界处显现出来,长江在阳新县富池镇半壁山附近出省,这里水质常年保持二类,一江清水继续东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彭一苇 刘天纵 胡弦 汪子轶 通讯员何丽娜 余桃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