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以先人之气派,开时代之生面”,对于力求以信息技术来传播非遗文化的短视频平台而言,这既是重大机遇,更是有益尝试。4月12日,抖音主办的“非遗主播沙龙”在武汉中南剧场举办。抖音直播业务代表戴宏博介绍,过去一年,湖北省内非遗类直播超17万场,总观看次数超8.4亿;1.6万名湖北非遗主播在抖音开播,带来超297万小时演艺内容;其中64%的主播获观众打赏支持,人数同比增长44%,获赞量同比增长49%。
再辉煌的文化,一旦失去传承就必然“泯然众人矣”。有人认为现代传播和传统文化总有一道看不见的沟壑,就好比互联网曾被认为是剧场艺术的竞争对手,戏曲演员对它免不了持保留意见。往更广阔的场景去看,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的当下,包括年轻族群在内的观众,还有多少人会亲身去现场感受非遗的魅力,答案或许不得而知,却已有人将场景进行创新式的切换——在“过去一年,湖北省内非遗类直播超17万场”的话语里,我们看到了一座座“新剧场”的应运而生。
传承非遗文化要“采千载之遗韵”,“火起来”固然是芬芳局面,但“活下来”才是最大前提。毕竟,任何文化的拔节成长,都不能临空蹈虚,而是要脚踏实地。珠玉已在眼前。譬如,发轫于湖北黄梅的知名非遗——黄梅戏,不仅是平台观众欣赏时间最长的湖北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在湖北开播的非遗直播中,获观众打赏最多的类目,楚剧、古筝、二胡、南音所获打赏紧随其后。在湖北开播的濒危非遗中,唢呐、粤剧、蹴鞠打赏收入居前三。当非遗文化带领国人去探寻 “何以为文化基因”,我们更需要推着它走向大千世界,走进更多人的精神生活中。
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认可,才能让更多的非遗主播对传承事业前景更有自信。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遗从业者化身主播,把沉寂已久的小众艺术搬上了线上直播。在如今,楚剧、荆州花鼓戏不再是教科书上的陌生名词,重新地被广大的年轻群众“看见”,也收获来自天南海北网友的肯定。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唢呐演奏员、抖音唢呐主播王肖磊认为,观众在直播间用打赏付费“点歌”,民乐人为他们带来高水平演奏,两者形成相互信任、欣赏的观演关系。这位在抖音吸引超11万名粉丝关注的“网红”,话语之中已然充满着对唢呐在现代重获舞台的自信。
非遗文化就像一把标尺,审视出亿万人对于“传承”二字的理解程度,也给诸多短视频平台提供了关于“关注与能量”的破题之义。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起,抖音平台相继联合权威机构,发起助力戏曲传承的“DOU有好戏”计划、助力传统舞蹈传承的“舞蹈传承”计划、助力民乐传承的“DOU有国乐”计划等,从资源、流量、运营等方面服务非遗从业者展演、创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正是像抖音这样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在公益文化事业中知晓自己的位置,所以我们才乐见更多的非遗直播的风生水起,也让更多人有了“知来处,明去处”的精神溯源。
64%主播获打赏支持,湖北非遗在抖音开拓“新剧场”,这样的“火起来”让人振奋。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得“滋养,不只是具有经济上的价值,而且具有“为谁服务”这样一种积极的引导作用,是非遗传承在新媒介时代如何做到“以人为中心”的一种尝试。“抖音直播让互联网不再是分流戏曲观众的‘对手’,而变为演员展示才华、出售艺术的‘空中剧场’;打赏纠正长期流行的‘看白戏’陋习,培养出为戏曲付费的观众。”武汉大学教授、中国戏曲学会顾问郑传寅的话语,可谓切中肯綮。小小手机屏幕有大能量,在这里,我们一起展望非遗传承的美好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丁一
责编: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