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览会暨长江中游文明进程专题展览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实习生 刘昊博 摄)
细腰“宫女”舞起来,“博州”州歌唱起来,塞上马头琴弹起来……4月17日晚,在载歌载舞的展演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览会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周口店、良渚、殷墟、三星堆、秦始皇陵、海昏侯国、圆明园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汇聚一堂,借助文创、展演、体验活动等,生动地向公众展示各自的魅力。
更“潮”更有趣
遗址公园频频“破圈”
拥有古人同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比1复原龙湾遗址青铜带钩的腰带,展现楚人时尚之美;品尝盘龙城遗址吉祥物“尨尨”雪糕,每一口都寓意着“守护”与“传承”;屈家岭文创“岭鹿”以屈陶为原料,创意来自于屈家岭古老的狩猎驯养历史,制造出传统和潮流的碰撞。
博览会上,琳琅满目的文创,唤醒博物馆陈列已久的文物,让厚重的历史变得可感可触。
“绮梦疆湖”系列文创打造的“丝路宝藏女孩”IP形象,着眼新疆,寻迹盛唐,将文创与旅游巧妙融合。以圆明园地标为灵感设计的文创作品深受欢迎,工作人员说,如今目之所及的遗址不及当年万分之一,希望通过文创让游客把“万园之园”带回家,深入了解圆明园的辉煌与屈辱。三星堆文创“川蜀小堆民俗系列麻将版万事大吉”,以其独特的造型和极具地域特色的风格,一经推出便风靡网络,成为博物馆“人手一件”的伴手礼。
杭州德寿宫一段契合“宋韵”的红墙,与文献记载相同,吸引众多汉服爱好者前来打卡......小红书上有越来越多的遗址公园“出圈”,它们在遗址保护的基础上,深入诠释遗址价值,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文明、文化阐释标识场所空间,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网红地标。
更科技更智慧
考古遗产历久弥新
炫真三维智能交互大屏、文化遗产物联网监测管理云平台、遗址公园智慧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此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览会特邀多家服务商参展,进行展示、交流。
本着“挖掘价值,让文物活起来”的宗旨,武汉点土石金环保科技公司不断开展改性土的试验、研发,一路走来成功申报了多个发明专利。该公司因地制宜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攻克土遗址保护、展示难题,使盘龙城宫殿区复原展示成为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中的优秀典型。
荆州文保中心从致力于出土竹木漆器、简牍、纺织品等有机质类文物保护,拓展到南方高含水土遗址加固保护,不断改进防水、边坡加固等技术,参与的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墓地现场保护与日常维护,取得良好效果。
随着科技手段、数字化手段的充分运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创新性利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博览会展出的“文物专用无水超净恒湿机”,安装于馆藏文物展柜内部,可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更便捷、更精准的检测,全程不用加水,只需进行气态调节。
现场大屏展示的世界文化遗产(石窟寺)预防性保护与监测预警平台,目前已应用于敦煌研究院下辖6家单位,借助传感设备、物联网技术,可适时收集环境、病害信息,传输至大数据终端,将事后保护变为预防性保护,大大提升文物保护力度。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负责的古格王国遗址数字化采集和展示项目,实现全部壁画1比1真实比例打印,令人大开眼界。
新疆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留下悠长的历史回音。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新疆第一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息投影、VR展示、微缩模型、数字化复原、互动魔法墙等多种手段,让人领略到唐代北庭大都护府的历史风貌,也成为新疆众多古城遗址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