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洁、实习生张逸云)6月9日,第十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生命时空组学高峰论坛在光谷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共同聚焦时空组研究,分享最新技术研究成果及未来研究重点。
近年来,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空间组学技术已成为组织样本基因表达和组学分析的前沿利器。本次生命时空组学高峰论坛聚焦时空组学技术,探讨时空组学的新发展、新成果,研判新趋势、新路径。
生命时空组学,就是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研究细胞以及分子在组织的定位以及相互作用。
人体有37万亿个细胞,就像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一样,人体每一个器官是由细胞组成的。每个器官包含哪些种类的细胞类型?它的结构是什么样子?这些细胞类型是通过什么方式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有功能的器官?解读生物信息,破解生命之谜,这就是生命时空组学的目标。
时空组学把基因融合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帮助我们理解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一个成熟的个体,一颗种子是如何长成参天大树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肿瘤和一些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和时空变化过程,能为新药的研发和疾病的诊断提供一个新工具和新视角。
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在致辞中提出,“华大自主研发与时空组学技术应用在动物胚胎发育、植物发育、脑科学、肿瘤等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科学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时空组学大规模的应用,离不开原位的RNA探针的捕获技术,其在用上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后,使得整个过程可以变得非常高通量,捕获效率大大提升。”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徐讯,对于华大高精度的时空组学技术进行了细致阐述,并称下一阶段将更多考虑技术的易用性和临床的适用性,例如让需要等待50天的结果能够在8小时内得到。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坤,对棉花纤维发育的单细胞组学研究在当前农业方向的进步做出分享,“我们有针对性的调节纤维细胞的节律性,在不影响其他生长和节律的情况下,一是通过驯化系统调节纤维的发育,另一种是重新设计生物钟,逐步变成996或者007,让纤维长得更长。”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科学系名誉主任汪道文表示,希望能在时空组学技术的帮助下,了解到更多有关暴发性心肌炎机制的研究和未来防控提出更多解释和帮助。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志强提出,时空组揭示了神经干细胞在发育中胚胎时空的抑制性以及调控机制,而在未来借用时空组学提升干细胞的治疗的效果也将是后续研究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