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古城 更新老城 建设新城 水乡古城巧“梳妆” 全球热议

2023-06-26 08:28:45 来源:湖北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荆州古城景色怡人。(通讯员 张梦瑶 摄)

市民之家、市体育中心、市图书馆均落户于沙北新区。    (通讯员 张梦瑶 摄)


【资料图】

江津湖“水下森林”重现,生态修复显成效。    (通讯员 杨辉 摄)

阅读提要

2022年,荆州经济总量、工业总产值双双跨越3000亿元。站在历史新起点上,荆州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加速建设江汉平原生态宜居城市,一体推进活化古城、更新老城、建设新城,进一步壮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将荆州建设为一座“城水相依、古今交融、处处皆景”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十大行动”

建设生态宜居城

谋划项目22个 总投资377亿元

“复兴渠7月份修通后,荆襄外河将和沙北水系连通。”6月15日,荆州市沙市区复兴渠建设现场施工正酣,沙市区城投公司总经理周远超满是期待地说,届时,整个沙北水系都将成为活水,水质环境将大为改善。

从空中俯瞰,总长10.7公里的沙北水系,犹如一条心形丝带环绕着沙北新区,沿岸绿树草坪之间,足球场、篮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成为周边市民休闲观光好去处。

“做好水生态文章,是荆州建设江汉平原生态宜居城市的必答题。”荆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荆州是典型的水乡古城,483公里荆江穿城而过,荆南四河等如“项链”遍布两岸,大小湖泊似“珍珠”镶嵌其中,千年古城环水而立。当前,荆州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约107万,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荆州累计投入400多亿元实施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全长23.5公里的荆江风情带陆续建成开放。长江荆江段及洪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中,39个子项目全部动工。荆州中心城区通过系统整治,基本消除黑臭水体,近百个口袋公园让居民开窗见绿。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考量的不仅是环境。展开地图,荆州中心城区头顶长湖,脚踏长江,西边是古墓、古城、古遗址,东边是工业重镇经开区,城区发展空间十分受限。不仅如此,荆州、沙市合并以来,两处城区“缝合”为一条狭长地带,“钟摆式”交通格局令两地居民往来多有不便。

“荆州城市功能、布局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周建东介绍,荆州老城区、沙市老城区为居住区,就业岗位主要分布于经开区、高新区,商业商务和生活服务配套不足。

此外,随着城镇化加速,荆州老城区难以承载城市扩张,整个城市建设重心北移,催生荆北新区、纪南新区、沙北新区等一批集中较快发展的城市新片区,荆州中心城区骨架不断拓展,功能日益完善。然而,与江汉平原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定位相比,荆州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力、影响力仍有较大差距。

《荆州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显示,围绕建设江汉平原生态宜居城市目标,荆州将系统推进古城风貌提升、智慧公共服务、产业导入培育、交通便捷畅通等十大行动,目前已谋划“古城小样板”、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大学城科创园等22个项目,总投资377.74亿元。

荆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荆州将一体推进活化古城、更新老城、建设新城,加快推动重点功能片区建设,全面提升人口吸附力、经济承载力、资源配置力,进一步壮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将荆州建设为一座“城水相依、古今交融、处处皆景”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老城“焕”新,

古城风貌依然

6月16日,位于荆州市沙市区的洪垸小区,正在对墙面、绿化带、道路进行改造。

洪垸小区建于1983年,是国家住建部首批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小区,现有居民住宅楼55栋,常住居民1604户、3155人。建成40年来,小区基础功能不完善、绿化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

“只要一下雨,路上就积满了水。”洪垸小区44栋居民魏忆春说。

去年,洪垸小区被沙市区列为老旧小区改造对象,改造项目包括房屋外立面翻新、道路修复、雨污分流、裸露地面复绿、增设停车位、配置休闲游乐场地等,预计今年11月完工。

同一天,在荆州区仙都苑小区,76岁的方家凤老人,正坐在小区新修的花坛边,与老邻居们唠着家常。

仙居苑小区距离荆州古城墙不过100米,与九老仙都、湘东苑等景点近在咫尺。小区大门口,刻有“仙都苑”三个大字的仿古门头格外醒目,进出通道上铺着青石板,小区内一塘清水,一池游鱼,绿植环绕,俨然是一处游园。

“现在道路平整了,走路不怕摔跤了!”“以前人行道被占了一大半,现在违建拆除了,进出方便多了!”“违建仓库变成停车位,孩子们回来有地方停车了!”……面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方家凤和邻居们对小区变化赞不绝口。

仙居苑小区拥有158户住户370余名居民,由原民政宿舍、工商宿舍、税务宿舍、电力宿舍、老干部局宿舍等5个小区整合而成,辖区面积近两万平方米。过去,三五栋房子便围起一道院墙,到处是违章建筑,路也不通。经过改造后,这些小区合五为一,不仅环境变美了,还新增了40多个停车位。

“与其它区域相比,荆州古城内老旧小区改造略有不同。”荆州区住建局城建股负责人袁杰介绍,以仙居苑为例,小区靠近古城墙,改造时特别注意与古城墙呼应,修旧如旧,保持古城风貌。

近年来,荆州按照“留、改、拆、建、控”并举方针,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22年,荆州市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310个,涉及34629户居民、1605栋房屋,改造面积337.28万平方米。今年,荆州计划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770个,涉及60066户居民,2914栋房屋,总建筑面积590.29万平方米,总投资达21.93亿元。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荆州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肖俊说,在让群众居住环境更舒心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古城风貌、老城肌理,留住城市记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留白、留绿、留未来。

活化古城,

百亿建设“小样板”

端午小长假期间,荆州古城南门大街46号民居内,摆满了古色古香的楚绣、漆器、楚玉等文创产品,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46号民居”建于清朝中晚期,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作为历史建筑修复与再利用项目,这处民居得以修旧如旧,如今成为“楚乡有礼”特产文创旗舰店。传统的木质结构斗式梁架、小青砖填充斗墙,前堂、中堂、厢房、后堂、后院巧妙地融入商业店铺,呈现出独特的时空交错之美。

古民居“复活”,只是荆州活化古城的一个缩影。

每当夜幕降临,荆州古城东门宾阳楼光影秀便如期而至。护城河东南畔,新落成的荆街商业街挂满了红灯笼,赏民俗、品美食,游客川流不息。

荆州古城是我国南方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宏大的古代城垣之一,也是荆州最核心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由于历史原因,4.5平方公里的古城不堪重负,一度集中了200多家市、区两级机关事业单位,人口超过12万。

“功能布局不够科学、人口拥挤、道路堵塞、老旧小区众多等问题,制约了古城发展。”荆州市住建局名城保护科科长张平说,古城疏散是古城保护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文化传承的需要。

近几年,荆州古城以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散,荆州中学、西门中学、荆州区委等一批学校、机关、医院等迁出城外,截至目前已完成外迁疏散项目65个,古城内常住人口降至5.1万人。“每次送客人到古城内,又添堵又耗时,我们怕进城。现在通畅多了。”在荆州开出租车的王师傅说。

与此同时,荆州古城加速冲刺5A景区,不断完善游船码头、安防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墙步道、护城河游船旅游线路、护城河外环车道步行道等陆续贯通,张居正故居提档升级、城墙亮化等重点项目陆续完成。对于腾退资产,荆州通过植入旅游文创、民宿民俗、特色餐饮等业态活化利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作为活化古城的关键之作,总投资102.4亿元的“古城小样板”项目,将在今年内开工,逐步恢复古城风貌。

据介绍,“古城小样板”项目位于古城西部,规划范围3.39平方公里,约占古城面积的75%,将先期启动南纪门东西堤街、三义街和荆州博物馆新馆“两街一馆”建设,其中荆州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将是老馆的8倍;南纪门东西堤街保护和利用项目打造有烟火气的文化聚合街区;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修缮项目将打造“文旅+市井生活”体验街区。

旧貌换新颜,荆州古城正在翻开新的篇章。

城区北拓,

“关沮新城”拔节生长

6月14日,荆州关沮新城城市新客厅项目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

关沮新城位于荆州城区北部,是继沙北新区之后,荆州城市发展格局北拓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2011年以来,荆州市对沙北新区进行重点开发,成为北拓的重要载体。沙市中学和沙北实验学校搬迁至此,市民之家、市体育中心、市图书馆均落户于此。经过十多年建设,沙北新区活力绽放,发展日渐成熟,荆州中心城区继续向北拓展,关沮新城应运而生。

在关沮新城核心区,占地6615亩的城市新客厅片区,成为荆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城区十大重点功能片区之一,计划投资62.05亿元,打造荆州未来的城市中心、金融中心和中央活力区,聚集金融、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等产业。“城市新客厅作为新城中心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荆州市城发同晟投资公司城市新客厅项目负责人刘璐说,城市新客厅处在荆州区、沙市区发展轴的交汇点沙北新区西部,是促成荆沙一体化的重要节点,依托“四横”“四纵”交通路网,东西向可连通荆北片区和荆州经开区,南北向可连通沙北片区,到荆州古城、沙市老城,驱车也不过15分钟。

今年2月,城市新客厅正式开工,如今,位于该片区中轴线上的城市展厅“金舟”项目已初具雏形,将在8月建成运营,届时将成为城市片区展示、招商运营的核心地标。作为“金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大学沙市附属中学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小学部教学楼正进行内外墙粉刷、室外雨污管网等施工,9月将迎来开学。

随着项目建设提速,城市新客厅片区日益成为各方青睐的“香饽饽”。刘璐介绍,目前已完成上百家单位接洽访谈,计划重点引入21家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和龙头企业,商务服务类意向入驻企业已达20家。

在城市新客厅等项目带动下,关沮新城也日新月异。未来这里将发展都市型工业和文旅休闲、生命健康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新平台创新引领区、新生活都市休闲区、新标准城市服务区、新生态绿色示范区。

近年来,荆州海洋世界作为关沮新城引进的第一个重大文旅项目,从水上乐园到小梅沙海洋馆,再到商业小镇,见证了关沮新城从无到有的过程。目前,荆州海洋世界四期欢乐海滩项目火热建设中,项目占地157亩,总投资逾15亿元,包含主题乐园、五星级酒店、艺术中心、大型商超、商务办公区和特色商业街,为片区能级提升进一步赋能。

江津湖水生态

修复工程竣工

碧波荡漾、水草摇曳、鱼翔浅底……近日,由荆州市城发集团下属城发建工集团承建的江津湖水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江津湖位于荆州城区沙市中山公园内,水域面积45.22万平方米,是荆州城区最大的活水湖,承担着荆州城区雨水调蓄和生态景观的重要功能。然而,近年来江津湖生态系统结构缺失,特别是沉水植物的缺失,水体自净能力低下,藻类等易于繁殖的生物大量繁殖,使得水体富营养化,亟需进行水生态修复。

“要在外源截污的基础上,通过向水体中投放各类生物,重构水生态系统,使水体恢复自我净化的功能。”城发建工集团工程部副经理杨浩说。

自去年5月起,城发建工集团开始对江津湖进行水生态修复,通过现场清杂、鱼类清理、柔性围格及水下拦截网、底质改良、水体透明度提升、微生物投放、水生植物群落构建、鱼类群落构建及底栖动物群落构建等工艺,累计种植各类水生植物20余万方,投放鱼类近7000尾,以及本地湖螺、河蚌等数百吨。

经过一年多的“绿色疗养”,江津湖浅水区清澈见底,深水区能见度达到1.5米以上。杨浩介绍,通过取水检测,江津湖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Ⅳ类,个别指标达到Ⅲ类,已达到治理目标。

江陵老年食堂

变幸福港湾

“老年幸福食堂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难题,还提供了交流平台。”6月22日,江陵县郝穴镇江城社区退休老党员朱爱珍,在社区老年幸福食堂参加“情浓端午节 共聚邻里情”主题活动时说。

江城社区位于江陵县中心城区,辖区老年人偏多,一些老年人经常为去哪里吃饭、吃什么发愁。江城社区召集居民召开屋场院子会、居民代表会、巷子会收集意见建议,商量解决办法。最终,社区乡贤肖杨主动挑起了担子。肖杨在当地经营着一家餐饮企业,他借助自身经验和资源优势,与江城社区共同运营食堂,并给予老年人一定的用餐补助。社区组织乡贤理事会成员、爱心企业家、社区老党员、居民代表等成立“监督委员会”,对老年食堂卫生、菜品、服务等进行评价、监管,保障菜品质量。

江城社区以老年爱心食堂为依托,探索共同缔造社区养老综合体。由郝穴镇商会副会长陈冬平带头,当地企业家捐赠物资现金共10余万元,帮助社区修建了绿荫步道、纳凉亭、健身器材、儿童游乐等配套设施。一顿顿温暖饭菜、一场场文艺节目、一次次文化活动,社区老年幸福食堂成了老年人最爱去的幸福港湾。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