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标准“千万条”为民服务第一条-世界报资讯

2023-07-04 07:25:26 来源:湖北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资料图)

□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这几天,某地城管铲除商户玻璃门上“熟食烤鸭”贴字广告的视频热传,视频中有商户当场吐槽“管点有用的吧!”当地相关部门及时回应称,此次事件“与常态化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要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切实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管点有用的吧”,这句简单而直接的吐槽声里,透露出城市管理中出现的一些行为,与“群众心中所思所想所盼”存在错位。城管人员铲掉商户玻璃门上的字,是因为不铲就要被“扣分”。而在商户看来,自己开门做生意,在自家门上贴宣传广告,这违反了哪门子规定,管得是不是太宽了?认识层面达不成一致,行动过程中就容易触发各种矛盾。

基层现实纷繁复杂,追求城市精细化治理,无疑是一道复杂考题。特别是在“创文”“创卫”的紧要关头,一些城市容易走上“运动式”治理的老路。对城管部门进行量化打分,本意是通过细化考核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的主动性。但“量化打分”要防止形式主义、表面文章,避免发生与群众需求背道而驰的“打分”。

细化考核,标准千万条,为民第一条。“为民”应体现在与群众打交道的每一个小细节里。城市治理过程中,是从自己的工作便利度出发,还是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立足点不同,效果自然也不同。判断所为之事“有用没用”时,要与群众想到一块儿去,把群众利益得失放在第一位。不能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就拍脑袋决策,化繁为简搞“一刀切”,全然不顾群众接不接受、满不满意。

那些影响市容市貌、有碍观瞻的“牛皮癣”当然要铲掉。但那种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群众脸色的“运动式”做派,也应该及时彻底铲除。否则,“强行统一商店招牌”、“剪鱼尾巴以保证整齐一致”、“将共享单车藏起来”等等让人意想不到的荒唐事就难免时常上演。

城市是市民的家园,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也是主角。城市的精细化治理,不能靠某个部门单兵突进,要深入到千姿百态的生活场景当中去,多想一想群众愿不愿意、方不方便,让治理所为与群众生活精准对接,才能争取到最广泛的理解与支持,为城市真正竖起文明的招牌。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