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7月6日,备受瞩目的2023雨果奖入围名单正式揭晓,最终获奖名单将于今年10月在成都举办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上正式揭晓,这将是雨果奖首次在中国评选和颁奖。
如何让科幻“热”下去,带动中国千亿市场迈向更为广阔的空间,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典型的科幻业态主要包括阅读、影视、游戏、衍生品、文旅五大板块。整体来看,这些科幻业态都以科幻内容、创意IP为驱动力,并转化为有形或无形的商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形成经济活动领域。比如,随着刘慈欣《三体》小说全民热捧,带动《流浪地球》系列电影赢得票房超86亿元,淘宝店铺“赛凡科幻空间”也因此受到极大关注,登顶IP价值店铺热卖榜首。众筹平台也显示,《三体》IP衍生品众筹总额突破亿元大关,是迄今唯一破亿的国产IP周边众筹项目。
可以说,创意是科幻产业的灵魂和归宿,贯穿整个产业的全过程。好的创意,一方面,要彰显人文的“软实力”,更多地关注人的因素,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吸收利用各民族优秀传统科幻资源,浸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国式浪漫,向世界讲好中国科幻故事,传播中华普世价值理念。另外一方面,也要遵循科幻创作基本规律,突出科技的“硬实力”,鼓励更多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与文学、艺术、传媒工作者加强交流,多形式开展“嫦娥奔月、祝融碳火、羲和逐日”科普创作,协助把关科学性,增强科幻作品的科学内涵,做到既超脱于科学原理,又为现实科技插上想象的翅膀。
创意还需丰富时代表达,与现实观照、连接,才能拉近市场之间的距离。随着苹果Vision Pro空间计算、虚拟与现实、5G、人工智能、全息投影等创新技术的出现,让更多优秀的科幻内容,有了“从梦想照进现实”的可能。要积极拥抱新形势、应对新变化、运用新方法,推动科创内容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科幻内容带来表现更佳、体验更好的呈现形式,助力科幻产业向文旅、教育、游戏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延伸和落地场景营造,加快构建以高科技应用为支撑的科幻视听消费、科幻场景消费、科幻想象力消费。
当然,推动形成多元协同的科幻产业链体系,同样离不开政策环境呵护。行业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要针对科幻电影、科幻文旅等项目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市场回报偏低等不利因素,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推动科幻产业金融产品创新,充分适应科幻产业不同阶段的风险特点,提供差异化服务,从源头加大对科幻产业的扶持力度,努力用“金融活水”浇灌科幻产业之林,助力科幻产业长青。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袁强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