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全媒体时代的社科普及新模式,让社科知识融进百姓生活,让文明乡风浸润百姓心田,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下,特别策划《文安荆楚》系列短视频,推出《文安寻踪》《文安说理》《文安乡风》三个短视频栏目,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弘扬荆楚优秀文化,宣扬湖北乡风文明成果,传递社会正能量,助推湖北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欢迎观看《文安荆楚》第三十四期:天门渔鼓有什么独特魅力,流传200多年仍深受群众喜爱?
(资料图片)
曲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你知道吗?在“中国曲艺之乡”湖北天门,有一种民间传统曲艺已流传200多年仍久唱不衰,还入选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它就是天门渔鼓。
天门渔鼓是演唱者用牛皮和竹筒作鼓敲打,以天沔方言演唱和说白,边敲边唱的曲艺品种,其乡土气息浓郁,唱腔粗犷而高亢,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
据记载,古时的天门东南部因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水灾,老百姓只好背井离乡,沿途为了保障自己的基本衣食,便开始用敲碟子、拍渔鼓、打莲湘、唱小调的方式卖唱谋生,这就是最早的天门渔鼓。
经过传承和发展,天门渔鼓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曲牌体系,常用的唱腔有五类十八种,包括平腔,悲腔、鱼尾腔、琵琶腔、杂花腔等。曲目内容多是根据历史演义、传奇、民间故事改编而成,说唱的语言则来源于大众话、歇后语和俏皮话,具有浓郁荆楚文化的韵味和江汉平原方言的特点。
流传至今,天门渔鼓的传统曲目有200多出,其表演形式也更为丰富,可以由一人红白喜事赶酒时即兴演唱;也可以由男女艺人以坐唱的方式、说唱渔鼓剧;还可以是多位男女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曲艺节目。
沃土滋养出艺术奇葩。2021年,天门渔鼓上榜国家非遗名录,这种历史悠久、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得到了保护、传承和认可。
策划:徐维洲、曾智
编导:王淳、周婵
文字:唐子焱
主播:唐子焱
摄制:何琛、王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