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马文会,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永年的搭档,集“长江学者”“云岭学者”等众多“高大上”头衔于一身的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然而,马文会低调而谦逊,他心心念念的总是团队的传承与创新。
“2004年团队刚刚组建,在戴永年院士的指导下,团队在高纯有色金属材料领域取得新的研究突破,之后我们主要侧重于研究硅冶金、硅材料。”马文会所说的创新团队就是昆明理工大学硅冶金与硅材料创新团队。
短短十多年时间,他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领7位“70后”“80后”年轻博士,在低硼磷工业硅生产、多晶硅制备新技术及新能源材料制备等领域开展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等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7项、已获授权41项,成为硅冶金领域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最多的科研团队,在国内外备受关注。
“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才有价值”
2004年,马文会从东京大学结束访问学者之旅回国后,第一件事情是前往怒江州泸水市,帮助硅工业园区规划及建设工作,一路上因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遇到泥石流和落石,到达工地时,他看到附近村落的居民贫困到有些家里只有一条裤子还要轮流穿。这与他在东京看到的硅工业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为能让这个项目顺利推进,戴永年院士当年已经70多岁,同样不顾路途“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艰险,来回颠簸在起伏的公路上。
“路况不好,首先是因为云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其次是经济欠发达。”马文会说,在云南越偏远、越贫困的地区,水电资源就越丰富,为发展硅工业提供了清洁电力保障,如果通过发展硅工业拉动经济发展,政府就有资本完善落后的基础设施,同时还能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搞科研,归根到底,做出新的发现并转化成生产力,比发表论文更为重要。”马文会常常这样鼓励团队的成员,希望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为行业内作出更多贡献。
然而,在推进省级特色硅工业特色园区建设的过程中,团队遇到不小的阻力,因为项目选址在偏远落后的山村,当地居民根本搞不懂,建园区、发展硅工业的意义何在?
当地的老百姓说,在这种鸡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地方,连温饱都成问题,科学家们居然要在这里搞研究,简直是天方夜谭。马文会说,又因为艰苦的工作环境,学生毕业后很多想留在大城市或去沿海地区发展,不想留在当地企业。
那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团队勇往直前的发展?马文会团队的成员们道出其中奥妙,要把人才留住就要有过硬的学术理念,要为学生搭建起触碰学术前沿的平台。
考察完项目之后,马文会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东京大学、挪威科技大学等冶金方面的学术权威机构建立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东京大学合作,在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建立了硅材料国际合作研究室,通过国际合作将人才送出去、引进来,每年保证为团队输送新鲜血液,让团队充满创新的活力。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和企业共同努力,在新建厂区里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
当看到贫困山区的人们不用为生计发愁,工人每月拿着3000至5000元的工资,盖了崭新洋房、买了摩托,享受着硅工业发展带来的各种福利时,团队努力没有白费,这是科研成果落地在云岭大地上最真实的改变,百姓得到的最大实惠,“这不正是科研成果除了写成论文之外,最大程度释放出来的能量吗?”马文会高兴地说。
“传承前辈精神不停止追求脚步”
如何提高工业硅的利用率是团队努力的方向,也是团队多年来思考的问题。
每当遇到一些十分困扰的问题时,马文会团队中的成员们,总会用戴永年院士的名句:“立于德、成于学、展于创、利于民”来勉励自己,克服困难。
团队成员于洁说,团队中很多成员都是戴永年院士的铁杆粉丝、追随者,也是马文会院长的“迷粉”,在这些科学家前辈的身上,他们看到的、学到的是,治学首先是要有好的品质、在钻研学问时要勤奋,刻苦、努力,戴院士今年已经88岁高龄,可他追求科研的脚步从未停止,就算是在这样的年龄,重病缠身,他依然坚持每天到办公室,为团队传递最新的前沿资讯,指导团队的科研项目。
正是在这样快节奏、高要求的团队中,成员们传承院士精神,养成了绝不服输,勇往直前的科学态度,近年来,团队在深入研究工业硅生产过程中杂质特性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工业硅生产技术,持续攻关,在2014年突破了一系列关键工程技术难题和理论基础问题,成功开发了“生产原料调控—矿热炉强化冶炼—新型精炼剂和抬包高效炉外精炼”生产低硼磷工业硅新工艺。
该技术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项技术与传统的生产相比,生产环境明显改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工人劳动强度下降了30%;提高了冶炼过程矿热炉熔池区域的温度,实现了渣金高效分离,硅的损失率降低50%;实现了低硼磷工业硅生产新工艺的产业化应用,目前我省及新疆、宁夏等相关企业所生产的低硼磷工业硅产品得到认可并长期供应美国道康宁等知名企业。
近五年来,团队共有5项研究成果已在云南、新疆、宁夏、浙江等企业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累计新增产值超过三十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