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8日晚,IMF发布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报告表示,全球金融状况尽管仍然支持着经济增长,但已有所收紧。短期风险略有增加,而中期风险则继续保持高位。经济顾问Tobias Adrian在报告发布会上对新浪财经表示,去年IMF对于中国的改革成果进行了评估,中国的一系列去杠杆化改革进程已经取得成效,目前中国债务水平的增速已经放慢,但总体水平仍然很高。
(图片来源:IMF)
本次报告和昨天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基本基调一致。IMF认为近几月来全球金融稳定的短期风险已经增加,由于贸易政策的紧张形势以及2月美国的闪崩,近期股票市场出现了剧烈波动,但短期内相对宽松的金融状况仍旧能够继续支持全球经济增长。但在长期低利率的背景下,中长期的金融脆弱性仍然居高。
金融脆弱性的增加也将未来的全球经济增长置于风险之中。IMF表示根据他们的预计,在极端情形下未来三年可能出现经济负增长。
IMF在发布会中重点谈到了三点脆弱性:一是风险资产估值居高,二是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可能面临来自全球金融状况突然收紧的意外打击,三是非美国银行(29.53,-0.51,-1.70%)存在结构性美元流动性错配的问题。
报告也谈到了近来热度不减的数字货币话题。IMF认为数字货币背后的核心技术或许可以提高当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但必须警惕其中潜在的欺诈、安全漏洞、运营失败等问题。目前数字货币规模有限,仅占G4四大央行资产负债表总额的3%左右,能够带来的金融稳定风险还很小,但不排除未来风险增加的可能性。
报告中着重讨论了中国的金融稳定性问题,认可中国政府目前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降低中国的金融风险,但脆弱性依然很高。进一步的监管行动至关重要。
经济顾问Tobias Adrian在发布会上对新浪财经表示,去年IMF对于中国的改革成果进行了评估,中国的一系列去杠杆化改革进程已经取得成效,目前中国债务水平的增速已经放慢,但总体水平仍然很高。报告中也详细提到,风险投资产品中使用杠杆和流动性转换在中国仍然普遍存在,风险存在于现有金融体系的隐形角落中。
尽管中国去杠杆化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银行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投资增长率从2016年的年平均下降幅度约为80%下降到2017年底的不足20%,银行对其他银行发行的投资产品的持有量也大幅下降。但金融稳定风险仍然居高,尤其是中小银行尤为脆弱,许多商业银行的缓冲资本仍旧十分薄弱。
关于最近的中美贸易局势对金融稳定的影响,Tobias Adrian也在现场对媒体表示,紧张的贸易格局为金融市场创造了许多不确定性,制造了许多担忧,但目前市场总体情况还比较乐观。
IMF敦促主要央行能够继续进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呼吁各国政府在危机到来之前尽快部署审慎政策工具,履行监管改革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