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潜水器设计师叶聪:探寻万米海底奥秘

2018-08-29 08:47:00 来源:科技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载人潜水器设计师叶聪:探寻万米海底奥秘

本报记者 陈 瑜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上午9时接到电话:“计划有点变化,我现在忙完了,你找个地方咱们聊聊。”

 

一个小时后,记者见到了中船重工702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叶聪。

一身黑色休闲装,单肩挂着一个黑背包,当时他已离家4天。

“先去沈阳开总师组会,然后在北京看了球壳焊接工艺的进展,昨天还在北京上海间往返了一次。”甫一坐下,叶聪感慨,现在压力太大,日程计划得满满当当,但往往还是赶不上变化。

但叶聪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国家对海洋事业的重视,在不到20年参与3个深海载人潜水器型号,而且是3个完全不同的型号。

修改百遍完成“蛟龙”号设计任务

长江边长大的叶聪对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2001年毕业时,国内船舶行业还比较景气,不少同学选择传统行业时,喜欢尝鲜的叶聪却对水下的新概念船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去了中船重工702所。

幸运的是,一到702所,他就接触到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对业内从事水下机器人技术研发的科研人员来说,这是一辈子才可能等到的机会。

虽然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打杂之余,凭着自己的理解,叶聪坚持做设计图,一版不行,再来一版。

这给“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个很有想法,做事踏实、细心、执着的年轻人。”

2003年,刚刚工作两年,叶聪以助理工程师身份担任“蛟龙”号总布置主任设计师,也是该项目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总布置主任设计师类似办公室职能——所有潜水器设备的功能、指标、接口都需要通过它来协调和配置。

从立项设计开始,“蛟龙”号每个设计阶段的潜水器总图均出自叶聪之手。他需要熟悉“蛟龙”号的每一个零件,把正常和应急状态下的每一个的操作和应对分析清楚。

叶聪自认不是个优秀学生,但优点是喜欢自己动手设计,并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耐压构件密封、控制、水声通信……面对研制中一块块难“啃”的骨头,叶聪从零开始,边学习边设计,从最初的草图到完工图,几年下来修改了几百遍,在没有母型船提供参考借鉴的情况中,完成了“蛟龙”号的总布置设计任务。

在下潜中完善设计

比起设计师,叶聪更出名的身份是试航员,俗称“深海的哥”。

海试4年,“蛟龙”号累计执行51个潜次,叶聪参与的下潜任务就达38次,这一数字甚至超过职业潜航员。

叶聪说,对设计师来说,如果不下潜,设计只能来源记录的数据,如果亲自下潜,将多方数据进行有效关联,是提高潜水器实用性、总结设计方法的绝佳机会。

4年间,“蛟龙”号首部的灯光、采样篮布局并不一样,都是通过边海试边改进的方式完善,从注重潜水器的机动性到向作业性能倾斜。

因为不同作业特点,蛟龙、深海勇士和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外形也并不相同。

“深海勇士”号更强调作业性能,身为型号副总设计师,叶聪将潜水器前脸设计得类似越野车的车头,给予灯光、摄像机和作业工具很大增改装的空间。

在设计全海深潜水器时,因为在经验、方法上已有很多积累,可以很好地平衡和优化机动性和作业性能。

“协调地完成潜水器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设计的第一层次,经过优化,精准极致地完成是第二层次。”叶聪说,自己一直努力的方向,是能够在方式、方法和模式上取得创新。

希望能乘自己设计的潜水器造访万米深渊

2016年,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项目正式立项,37岁的叶聪正式挂帅总设计师。

“蛟龙”号在7000米处的压力是700个大气压,万米级载人潜水器还要增加400余个大气压。这样的高压对潜水器的结构设计、材料等,都提出了巨大挑战。

今年7月,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完成设计,转入全面建造阶段。叶聪形容,是骡子是马,要开始遛了。

作为总师,他感到空前的压力。“在研制的每一个阶段,从方法、材料到部件、装置都需要像体检一样做评定。考核的多个指标里,可能会有些偏差,这都需要总师综合平衡后拍板。”

这些年,国内参与载人潜水器的核心单位已经多达40多家,部分装置级的项目甚至引入了PK机制,作为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4岁的团队少帅,叶聪还有个小目标,2020年项目完成时,他希望搭乘自己设计的潜水器,造访万米深渊。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