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722786亿元,同比增长0.7%,实现由负转正。而在今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速同比下降1.6%。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前三季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各地区各部门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迎来正增长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三次产业系列数据。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工业方面,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上半年为下降1.3%。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5.8%,比二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服务业方面,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3%,增速比二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9%、7%。
消费是拉动经济的马车。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324亿元,同比下降7.2%,但三季度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网络消费成为疫情中的亮点。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80065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6477亿元,增长1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3%。
在谈到对三季度经济走势评价时,刘爱华认为,从三季度主要指标的变动趋势看,多项指标由负转正,说明我国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确实是走在了全球前列,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的活力。
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国家统计局还发布了物价、就业、收入等一系列民生数据。其中,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1%,农村上涨4.1%。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为今年以来首次进入“1时代”,环比上涨0.2%。
就业方面,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8%。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8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25至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8%。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952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384万人,同比下降2.1%。
居民收入实际增速转正
疫情对经济造成冲击,对居民收入也形成影响。而进入三季度,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年内首次转正,上半年为下降1.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1元,名义增长2.8%,实际下降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名义增长5.8%,实际增长1.6%。
四季度有信心保持增长态势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了对我国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期,预测中国全年经济增速将达到1.9%。对此,刘爱华也发表了对于四季度和全年经济走势的预判。她认为,因为前三季度整个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尤其三季度增长4.9%,今年四季度乃至全年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保持目前的增长态势。
“IMF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最新预测反映了外界尤其是国际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刘爱华进一步分析,当前,不管是从需求端还是生产端,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复苏过程中,经济呈现出较明确的整体回升、持续稳定恢复态势。
但刘爱华也认为,四季度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疫情发展仍然有不确定性,对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影响也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内部来看,目前经济仍然是在恢复进程中,多数指标都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增长水平,累计的增速有一些也还是下降的。总体上来讲,一方面,现在的回升态势有基础、有条件,中国经济整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下一步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