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自此,深圳正式开启傲然崛起之路。
短短40年,这座曾经在经济版图上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年轻城市,如今已成为中国影响最大、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奇迹。
“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英国《经济学人》如是评价。
没有“深圳速度”,就没有“深圳奇迹”。在“深圳速度”中,你可以分明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激情与干劲,光荣与梦想。
1、三天时间能干什么?
36年前,当时在建的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国贸大厦,用“三天一层楼”的纪录给出答案。
深圳国贸大厦高160米,共53层,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从1982年10月动工,至1985年12月竣工,历时仅37个月。
按当时建筑行业的水平,主体工程的施工速度,深圳一般是6至8天一层楼,香港则是7至9天一层楼。深圳国贸大厦的主体工程采用滑模新工艺,经过多次试验,施工速度不断提高,最终创造出“三天一层楼”的纪录。
1984年3月1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一条消息: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主体工程建设速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新纪录,标志着我国超高层建筑工艺及速度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此,“三天一层楼”成为享誉中外的“深圳速度”的象征。
1992年1月20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登上深圳国贸大厦,发表了有关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精辟论述,充分肯定了“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而包括此次重要指示在內的著名“南方谈话”,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浪潮。
曾经创造了“三天一层楼”记录的深圳国贸大厦,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深圳经济特区的快速崛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史上重要的时代符号。而以“三天一层楼”为标志的“深圳速度”,也成为描述深圳的一个关键词,成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的一种鲜明表达。
2、一切成功,其来有自。
1982年,深圳市政府开始筹建国贸大厦,最初的目标就是建一座在全国乃至亚洲都数得上的标志性建筑,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改革的决心。
此时,中建三局也正在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等米下锅”的体制,大举南下深圳参与特区“拓荒”。
为了全力投标国贸,中建三局放弃了眼看就要中标的金城大厦——港资工程,当时深圳最大的高层建筑群。原来最初南下时,他们曾立下“军令状”:来深圳要接国内最大、最新、最难的工程,要干别人想干而干不了的活。
国内首次将滑模技术用于高层建筑施工,反复试验最终成功;利用特区对外开放“窗口”的有利条件引进一批先进设备,大幅提高施工效率;打破“大锅饭”、实行责任制、奖金不封顶,企业和员工干劲十足……
坚定不移改革开放,注重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全面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深圳国贸大厦最终九转功成滑出“三天一层楼”。
国贸大厦创造的“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其实已经包含了后来深圳成功所需的很多要素。
3、深圳既不是自古富庶之地,也没有什么独特的自然资源。也许正因如此,深圳的成功才能被誉为“深圳奇迹”。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时,全市GDP仅有2.7亿元。
1992年,深圳GDP达317.32亿元,居全国内地城市第六位。
2010年,深圳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内地第四个GDP破万亿元的城市。
2016年,深圳GDP较2010年翻番,是全国内地第三个GDP突破两万亿元大关的城市。
2018年,深圳实现GDP24221.98亿元,仅次于上海和北京排名全国前三。
2019年,深圳GDP总量接近2.7万亿元,较1980年增长近10000倍,稳居全国第三,人均GDP和地均GDP均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世界史上一大奇迹的话,那么深圳的突飞猛进就是这一奇迹的金字塔尖。
当年,“亚洲四小龙”以10%左右的速度腾飞了20年,已令世人啧啧称奇。如今,深圳经济以20%以上的高速度翱翔了40年,更是创造了世界罕见的“深圳速度”。
4、速度都是相对的,“深圳速度”的含义绝不仅仅是一个“快”字。
“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如同一个人,10岁至18岁期间个子猛长,18岁之后长个子的速度就慢下来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这是客观的、必然的、趋势性现象。
从世界历史来看,“镀金时代”的美国,二战后的日本和德国,都曾经历过三十四年的高速增长,但之后增速均放缓。
1980-1992年,在经济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强力驱动下,深圳生产力得到巨大释放,经济呈现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37.4%,远高于同期全国9.5%和全省14.1%的平均水平。
1993-2012年,深圳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确立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GDP年均增长16.8%,高于同期全国10.2%和全省13.0%的平均水平。
党的十八大至今,深圳坚持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绿色低碳,GDP增速虽放缓,但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更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
深圳统计年鉴显示,“十五”时期,深圳GDP年均增速为16.4%,随后的“十一五”降至13.5%,“十二五”再降至9.7%。
近年来,外界不时有深圳“失速”的论调。但其实,深圳是“降速”而非“失速”。同时,深圳很多高新产业和创新企业,正是在“降速”中成长起来的。
经济发展犹如一场马拉松比赛。前面跑得快,后面跑不动或跌倒,只能是前功尽弃。片面地追求速度,如同靠吃兴奋剂争冠军,得不偿失。
推动发展模式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要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甚至不惜把发展速度暂时降下来。“调整经济发展思路,不再攀比经济规模和总量,如果还单纯以GDP论英雄,很可能会觉得深圳辉煌不再了。我们要敢于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承受外界的压力、承受暂时的误解。”
可以说,“深圳速度”放慢的背后,是追求突出效益的速度,模式转换的速度,摆脱虚名的速度。
5、早在2008年迎战国际金融危机时,深圳就提出,“冬天来的时候,深圳要为春天而‘冬训’。”此处所谓的“冬训”,就是要寻求经济社会发展的“质”与“量”的辩证法。
2010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发布,首次提出要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跨越。
“‘深圳质量’并非是对’深圳速度’的否定,而是明确,在速度与质量之间,质量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性’追求。”
深圳所追求的,是用更少资源、更少环境代价,去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在转型升级上走出一条新路。
换句话说,深圳渴望的是创造高质量的“深圳速度”,是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是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共进。
6、发展经济学告诉我们,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但没有增长不可能有发展。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从长远计,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依然十分重要。
经济增长的有利之处并不在于财富增进了幸福,而在于增加了人类选择的范围。
如果把城市系统比作一棵树,需要实现根、茎、叶的均衡发展。牢牢守住“稳增长”的底线,发展才有根基,才有源源不断的养分供给。
在增速方面,深圳目前维持着一线城市中的最高水平。无论是补历史欠账,还是补发展短板,这都是深圳的底气所在。
7、沿深南大道从东至西,几乎就是深圳发展路径的一次沙盘推演——罗湖区的国贸大厦创造了改革开放初期“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福田区的华强北电子一条街推动了内外商贸的拓展,南山区的粤海街道诠释了何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1999年,深圳取消“荔枝节”,举办首届高交会。这是一个重大决定,也是一个强烈信号。
自此,科技企业遍地开花,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科技创新“风驰电掣”。
《深圳市2019年度知识产权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授权量增速、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5项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
2019年,全市国内专利申请261502件,同比增长14.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2852件,同比增长18.4%;国内专利授权166609件,同比增长18.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6051件,同比增长22.3%;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7459件,连续16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科技创新之外,制度创新也引人注目。
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平均三天推出一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不少已向全市、全省、全国推广。
政府服务“秒批”,展现“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成效,为城市治理现代化赋能,为“深圳速度”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凡此种种,都是“新深圳速度”的杰出代表。
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从“三天一层楼”到“一天数十项专利”“秒批”,“深圳速度”的内涵在丰富,能量在升级。
8、央视纪录片《城市24小时·深圳》发问:“还有比跑得快飞得高更刺激的吗?”
答曰:“有。跑得更快,飞得更高。”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
在争当全球城市标杆的赛道上,深圳开足马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跑出“双区”建设“加速度”。
“新加坡每平方公里约33亿元产出,纽约每平方公里接近90亿元,深圳13亿元的地均产出还有较大距离。”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深圳还有不小差距。
意识到差距,就是追赶、超越的开始。在这方面,深圳一直给人惊喜。
没有梦想,何必深圳。
站在全新的时代方位,高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紧盯全方位、全过程先行示范的历史使命,深圳正加速奔跑,奔向更辽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