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央行的有关人士表示,供应链金融创新,是精准服务产业链供应链、支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随着226号文的具体措施逐步落地,将进一步増强金融与供应链的整合度和协同性,打通经营主体流通环节的梗阻,提升供应链产业链循环和流通效率。
作为一家以大宗商品供应链为主业的世界500强企业,雪松控股近年来在不断拓展夯实全球供应链的基础上,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通过“风控”和“技术”层面的突破,走出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成为新发展格局下大宗业界关注的“雪松样本”。
风控创新,快速响应产业链需求
作为供应链金融的纲领性文件,226号文第一条即明确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目标:提高供应链产业链运行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如何衡量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应收账款的回收周期,是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我国应收账款增长率显著高于经济增速,且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5.59万亿元,同比增长14%;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6天,同比增加8.4天。
庞大的应收账款不断累积,成为供应链运行效率慢、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瓶颈。
“提高效率要靠创新,而创新的一大痛点,正是应收账款确权难。”某金融机构人士表示,在现行规则下,若应收账款出现转让,债务人并没有配合确权的义务。特别是在大宗商品行业,国企往往占据强势主导地位,而这些企业要确权,往往要经历复杂的审批流程,效率反而更慢。
确权难,让供应链卡壳。对此,雪松控股旗下雪松信托通过风控创新的方式尝试化解。
2019年9月以来,雪松信托与保理公司合作,连续发行42只供应链金融信托计划,为大宗商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累计提供上百亿元融资。
“由于每只供应链金融信托计划,对应有一揽子应收账款,平均有20多个。如果依靠传统的风控手段逐一确权,需要完成1000次左右。”雪松信托相关负责人说,其实仅靠应收账款确权,也不能保证底层资产的真实性,近年信托业的萝卜章事件屡见不鲜。即使很多银行理财子公司销售的理财产品,也只需要推荐产品的地方分行承诺真实性,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一家家确权。
雪松信托的做法是,没有把传统的“确权”作为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风险控制手段,而是根据大宗商品供应链的行业特性,基于对每笔应收账款的货物流、资金流、合同、发票等多重信息的相互印证,形成了有效且高效的风控措施。
“通过风控手段创新,在解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又能确保底层资产的真实性,切实保障信托投资者的利益。”雪松信托相关负责人说。
信托计划成立后,雪松信托还根据每笔应收账款的交易数据,预测现金流回款时间,并保持跟踪,保障产品回款正常。
“因为这是基于大宗行业特殊性的风控创新,不同于传统的风控,在实施中难免也会受到一些争议。”雪松信托相关负责人说,但事实证明,雪松信托的供应链金融产品运作一年多来,持续正常回款,未发生任何逾期和不良,也无任何违约迹象。
“这次226号文首条就提出供应链金融要提高供应链产业链运行效率,鼓励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快速响应产业链上企业的综合需求。”雪松信托相关负责人说,这说明我们的创新方向是正确的,也给了我们继续探索的信心。
技术创新,打通产业链“堵点”
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表示,雪松做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基础和优势,正在于作为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领域耕耘多年,拥有扎实的供应链网络和丰富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对全球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具备强大的整合能力,能够对供应链各环节形成有效管控,让自身保持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雪松控股自2002年开始进入大宗商品领域,逐步形成“资源开采及采购—大宗商品交易—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高端制造及分销—物流仓储”的大宗商品全产业链,近年来更在全球供应链节点连接布局,打通国际营销网络。
在今年初的冬季达沃斯上,雪松控股签约收购总部位于英国的全球钢贸巨头斯坦科公司,受到海内外媒体关注,被视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竞争的又一代表。该收购在今年6月30日完成股权交割。
斯坦科曾是全球前三的钢铁和原料贸易公司,业务覆盖30个国家及地区,为全球上下游企业提供3500多种不同品级的钢铁及其他原材料,近20%的业务来自中国市场。
利用斯坦科遍布全球的成熟销售网络,雪松成功扩大黑色金属供应链,尤其拓宽了国内钢铁过剩产能的外销通道,助力钢铁产业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数据显示,在疫情持续冲击全球市场的局势下,斯坦科在中国市场的采销额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近20年的产业积累和全球化的供应链布局,为雪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技术创新奠立了深厚基础。目前,雪松控股正创新应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打通产业链的资金“堵点”。
据介绍,雪松控股与在区块链应用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的中科院计算所、布比公司建立长期深度合作,积极搭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服务雪松大宗商品产业链的上下游客户,特别是中小微企业。
通过“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雪松大宗商品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只需要提供一些基本资料,通过平台指定的贸易商与下游客户签订购销合同,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风控管理下,下游客户确认收货2个工作日左右后,上游供应商即可获得平台合作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
“现代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环环相扣,供应链上各家企业的相互依存度较高。”建设银行有关负责人说,受疫情冲击,有的上下游企业生产、销售受阻,一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断点”,可能成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堵点”。供应链金融,正是顺着产业链有针对性地解决资金问题。
226号文也指出,“合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信息系统等的安全保障。”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公开透明、可回溯的特征,将其与供应链金融结合,能确保订单、应收账款信息的真实性,利用线上手段提高企业融资效率。雪松等企业在区块链领域的创新,有助于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核心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