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和成都这两个城市,迎来了重磅政策利好。
该政策不仅巩固了成渝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第四极的存在,并且在双循环背景下,作为中国的战略大后方,成都和重庆迈上了新的历史潮头。
事情的起因,还是得从10月16日的政治局会议说起,会议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并明确提到:
当前我国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这些话的份量已经讲得足够重了,用几个词概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实现双循环的重要主体”、“科技创新前沿”。
成渝双城记的提出,虽然目前还看不到顶层设计的全貌,但已能够窥见顶风开船的勇气和主动求变的前瞻性,这是一种战略性的存在。
01
成渝经济圈站上时代潮头
向世界级城市群看齐
如果你有留意之前的相关文件对成渝地区的描述,你就会发现,这次的政策利好相比去年1月的时候,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今年1月的重要会议中,成渝双城经济圈被定位为“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这一次,成渝双城经济圈则被定位为“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从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增长极,到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标志的是成渝经济圈开始向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这国内三大世界级城市群看齐。
在被称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特殊时期,重庆、成都共同承担起了新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战略大后方的代表,为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和全面扩大开放做出贡献。
总体看来,此次成渝的政策利好,将给该区域带来三大实质性利好:人才及资本吸引、充分融合、领先优势。
1、人才及资本吸引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圈用全国2.8%的土地聚集了约18%的人口,贡献了约38%的GDP,而整个西部地区占据71%的国土面积,GDP仅占全国的20%左右。
显然无论是从人口分布还是经济拉动来看,广袤的西部地区都有极大的上升空间,而成渝经济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作为一台强劲的经济拉动“引擎机”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将继续提升成都、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对人才、资本的吸引力都将明显提升,进而对房地产投资、置业需求等带来明显利好。
2、充分融合
成都和重庆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要素资源的融合,第二个是公积金的一体化。
要素资源的融合,表现在成渝两城之间的行政壁垒明显减弱。根据学届研究表明,在2004到2013年间,成都和重庆的产业同质化竞争相当明显。但到2019年,这种现象已发生明显变化,如成都、重庆第二产业的区位熵分别为0.79和1.03,重庆的第二产业更具优势,集聚度更高;成都的第三产业在全国来说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区位熵达到1.21,成都和重庆已经能够形成产业互补。
另一个充分融合的信号,是重庆和成都实现公积金的一体化。双城经济圈公积金一体化后,对经济圈的购房者而言将更为便利,一些异地缴纳公积金的购房者,也可以较好提取公积金和进行公积金的贷款,有助于促进两地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活跃。
双城经济圈“1123”交通圈打造、公交地铁“一卡通”等政策推进,也将进一步拉近两地的空间距离,利于两地融合发展。
3、领先优势
对于成渝两地的企业来说,抓住这一特殊的政策性利好,将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者杀出重围,取得领先优势。
对深耕成渝地区的房企来说,更是如此。目前整个地产行业已进入白银时代,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这些企业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而此次的政策,对房企来说就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可以预料,未来房企在成渝两地的布局将更聚焦到成都和重庆的主城区或两地通勤的关键节点,以发挥极化效应。
02
金科持续深耕成渝经济圈
迎来历史新机遇
洞悉我国城市发展轨迹的人都清楚,城市的发展从来都少不了政策的主导。
1979年确定了中国的发展方向:向东、向大海。中国经济随后开启了长达40年的黄金期,GDP年均增速超9%,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东部沿海增长极。
现如今,成渝地区被命运之神选中,担当历史重任。这对在对于在成渝地区深耕的企业来说,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换句话说,谁能抓住成渝地区的政策性利好,就等同于把握住了引领城市崛起的时代机遇,这将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可多得的机会。
于重庆市最大的民营企业金科而言,天时地利人和,更是企业再度跨越前进的重要契机!
1、深耕成渝,金科屡获市场高度认可
金科自1998年在重庆成立以来,一直把重庆当做大本营,在重庆发家并不断发展壮大,最终业务遍及全国。根据9月份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金科集团排名第23位,在重庆民企中位居第一。
克而瑞监测显示,2019年金科在大重庆主力项目共计119个,其中主城56个,区县63个,主城和区县业绩构成相对均衡。2019年,金科在大重庆权益销售金额达501.49亿元,位居大重庆房企销售排行榜第一名,拉开第二名183.39亿。
如果算复合增长率的话,从2017年到2019年金科在大重庆的年均符合增长率达25.98%,从2017年的首破300亿到稳步跨过500亿量级房企门槛,金科用高速增长的业绩成就了其在重庆的“霸主”地位。
金科不光在重庆深耕显著,在重庆之外的四川,同样取得了卓越成效。从2007年首进成都,推出在川壹号作品——金科壹城开始至今,金科已先后进驻了成都、内江、遂宁、南充、宜宾、攀枝花、雅安、泸州、德阳、资阳、广安、达州等12个城市,落地开发59个项目。
2019年,金科川陕区域销售规模突破180亿元,销售套数近2万套,稳居四川房企前10强。
2、创新金科,持续为成渝打造项目标杆
而迅猛发展的金科,也给成渝等多地带来了不一样的极致表现,通过不断优化产品,为市场打造了一座又一座人居新标杆。
“在重庆,买金科房”成为了人们的共识。2019年,金科新产品线项目金科・集美嘉悦就成为重庆北碚区蔡家板块销冠,金科金辉・美院销售金额排名板块第2,企业项目在蔡家板块市场占有率达29.38%。
在成渝等多地,金科产品一直有“匠工精品”的标签。无论是高层、洋房还是别墅,处处都能看出金科的独具匠心。
如果把时间线再拉长一点,那么金科这种对于产品的极致专注度,将更为明显,22年来,金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动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
从最初的中华坊,到东方王榭、东方大院、东方王府等一系列东方产品出现,再到“三系一核”的琼华、博翠、集美三大产品系,金科创新重塑东方人居美学产品。2019年3月,基于对未来建筑的系统思考,金科再提出产品新内核——“生命建筑”,以智慧体、有机体和基因体给予建筑以生命,从而让金科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了更鲜明的标签。
从以原生态的造园手法来营造园林景观,到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文化下的审美差异因地制宜,呈现丰富的美学意境;从“传统单一的房地产开发商”转型升级为“美好生活服务商”,以“地产+服务”的模式回馈客户;再到民生地产开发、科技地产投资运营、生活服务、文化旅游康养等相关多元化产业四位一体协同发展。
金科,一路创新求变。
用一句话概括:这些年来,金科不断完善自身业务布局,通过对产品及服务的极致追求,都是对川渝市场最好的回馈,及企业竞争力最好的体现。
3、全国看川渝,川渝看金科
这一次国家重点建设成都和重庆的目的,其实也十分明显:
第一,在“国内大循环时代”,“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大后方地位得到提升,成渝地区的稳步发展,有利于国内实现“多点开花”和均衡发展。
第二,从汇聚的资金总量来看,成都和重庆分别位列全国的第六和第七,甚至超过了南京、苏州、天津这样的沿海大城市,成渝自身实力能够受得起政策性利好的衬托。
所以此次成渝的政策性利好,简单概括的话:就是要让成渝地区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而在成渝地区金科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无论是深耕时间的长度,还是业务与产品布局的广度,金科都有其核心优势。
近年来,金科以“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为主要战略方向,坚持“二三线为主,一四线为辅”的拿地策略,深耕成渝两地效果愈加明显。在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金科的明显优势便在于,率先完成了成渝地区的战略布局,土地储备及可售货源充足。
根据金科的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金科股份总可售面积超7400万平方米,其中,重庆、四川为代表的西南地区作为公司的基本盘,土储占比超41%。重庆、西南地区(不含重庆)可售资源占比分别达25.11%、15.89%。
货值的充足,以及在成渝的持续深耕,将使得金科更具备先发优势。毕竟,房地产不像其他行业,具备较长的开发周期,而且前期的布局十分关键。就如现在的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如果前期没完成布局,到后期再进驻拿地是十分困难的。
现如今,成渝两地又到了新的发展潮头。成渝经济圈,将起到承担国家战略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时间,无论对城市、企业还是个体而言,都别具意义。
对金科来说,更是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