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2018-07-09 08:25:21 来源:中国证券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就业易招工难折射产业转型升级动力切换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又到一年毕业季。根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2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尽管今年高校毕业人数创新高,就业压力再次加大,但从学校统计情况看,今年就业率较高,就业形势整体向好。”广东科技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陈婷拿着尚未做好的统计表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初步统计,今年这个学校的本专科毕业人数4534人,已签约人数4308人,就业率超过95%。

就业相对容易,招工更难,这是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广州、东莞两地调研时了解到的情况。这一情况与广东以往“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尴尬局面迥异。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企业、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这种不同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开始显现,需转型升级的企业越来越多,招工难度越来越大,这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他们认为,从短期看,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是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缓解企业招工难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落实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转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按实名制将就业服务落实到人,加大就业培训和政策帮扶”。从长期看,随着我国新成长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收入、高技术将成为就业市场主流趋势,经济发展开始从向“人口红利”要效益转变为向“人才红利”要效益,“人才红利”潜力有待充分挖掘。

高校就业压力缓解

在广东科技学院校园里,不少企业的招聘海报还整齐地挂在校园马路两侧的宣传栏上。

“校园招聘3月份进入密集期,5月份已基本结束。”广东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向卓边收拾行李边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的校园招聘来了几百家企业,但符合自己意向的并不多。“我拿着十几份简历去招聘会现场,最后只投了三份。一份投给了一家上市民企的市场营销岗,一份投给德邦物流集团物流岗,还投了一家公司的编务岗。”

“没想到3家公司都很快发出了面试通知。”向卓难掩兴奋地说,上午投的简历,下午就参加面试,当天晚上就开始陆续收到签约邮件。

“幸福来得太突然。”向卓打趣道,班里很多同学跟他一样,签约意向一个接一个,感觉今年就业没有想象中的难。

向卓观察到的情况并非个案。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18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市场调研报告》也显示,今年大学生求职压力同比降低5%,就业预期向好。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总体向好趋势改善了就业预期。”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李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人工智能、移动终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产业带动,以及加工制造、传统零售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有所增加,降低了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压力。

面对3家公司的签约邮件,向卓最终选择了那家上市民企。跟向卓一样,班里80%以上的同学的就业方向是民营企业。

陈婷说,广东民营企业多,用工需求大,对应届毕业生吸纳能力强,这是学校就业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去年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有89.16%的毕业生选择到民营企业工作。由于今年数据尚未统计完毕,最终结果还没出来,但从目前统计看,今年情况跟去年差不多。”陈婷指着电脑上的数据说。

全国情况也是如此。智联招聘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应届毕业生实际签约民营企业的比例高达58.62%,远高于三资企业的14.35%和国有企业的17.85%。

“这说明民营企业依旧是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李强说,虽然雇主品牌的知名度还需要进一步打造,但已经具备了和国际企业争夺最佳雇主的实力。

招工变“抢”工

广东制造业发达,民营企业众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陈婷说:“由于学校培养的这类人才供不应求,导致学生一毕业就被企业抢走,抢不到的企业就出现人才短缺和招工难现象。”

搜于特集团便是其中一例。“现在去学校招聘不是‘招’而是‘抢’。今年公司的校园招聘节奏稍慢了些,导致我们现在还未招到合适的人。”搜于特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黄小艳一脸愁容地说,公司今年计划招聘大学毕业生100人,目前只招到20人,剩余80人的缺口还在想各种办法解决。“以前网络招聘能解决40%-50%的用工缺口。现在,能有效解决20%就已经不错了,70%-80%的用工需求需要通过人才渠道去拓展。”

在黄小艳看来,今年招聘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升级加快,公司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导致人才缺口增大。

智联招聘调研报告也显示,在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当中,技术类岗位无论期望签约占比还是实际就业占比依旧最高。其中,期望就业占比为17.80%,同比上升1.10%;实际就业占比为23.13%,同比上升4.33%。实际签约人数明显超过期望签约人数。

广东汇嵘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付红枚谈到今年校园招聘情况时叹气道,今年校招挺让人伤心的,签约率创历年最低,仅为28.57%。

付红枚说,公司今年特地加大高校招聘力度。可由于供需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公司需要的人才,一些学校没有相关专业毕业生;有相关专业的学校,学生还未毕业。

无独有偶,广东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面临校招难的情况。“往年公司人才缺口是200多人,今年增加到400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屈群峰说,随着国家“两癌”筛查推进以及去年公司上市后IVD(体外诊断产品)业务的猛增,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尽管近几年很多院校加大了医学检验、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的设置,但由于行业发展较快,短期内所需人才难以到位。再加上人才互挖,导致人才流动性大,企业用工缺口增加。

根据智联招聘2018年调研,39.2%的已签约应届毕业生表示,签约岗位与在校学习专业并不对口,同比小幅上涨了0.7%。

“该现象一方面反映出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市场用人需求之间依旧存在比较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受国内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影响,对跨领域就业、多元化人才需求持续上升,大学生就业机会更多。”李强说。

在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宣传科科长孙志银看来,新一线城市崛起及内地就业环境持续改善,掀起新一轮抢人大战,也是造成广东当地企业招工难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杭州、成都、西安等新一线城市崛起,并在提高人才服务质量、简化人才落户手续、增加人才奖励和实施政策等方面推出系列举措,加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很多大企业不仅仅在一线城市,也会在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布局。毕业生回老家就可以在大型企业工作,社会认同感更高。”孙志银说。

根据58英才招聘研究院最新调研,在今年毕业生求职前的15位城市中,一线城市占比39.06%,新一线城市占比56.36%。随着新一线城市品牌效应提升和城市软实力增强,人才“虹吸现象”显著,毕业生到新一线城市求职占比逐年增加。

58英才研究院院长李妍表示,新一线城市人才新政使就业保障更完善,住房和竞争压力更小,吸引越来越多外地毕业生,使毕业生流动性越来越大。

“无论是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还是最终就业的实际吸纳能力,新一线城市在针对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人才抢夺战中已全面超越了一线城市。”李强说,对比2018年应届毕业生实际签约数据可以发现,实际签约地点比例最高的依然是新一线城市,占比为34.47%,而一线城市的实际签约率为29.29%。

“人才红利”将逐渐释放

就业相对容易,招工反而更难。

“这种反差主要是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也是中国经济转型顺利推进的体现。”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供给端看,我国新成长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所谓新成长劳动力即达到劳动年龄、在社会初次择业就业的劳动力。每年新成长劳动力规模为1500万-1600万人,其中高中及以上毕业生占80%,从事体力劳动的进城务工人员每年只有100万-200万人。从需求端看,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推进,新经济新业态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倒逼企业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需要转型升级的企业越来越多,招工难度越来越大,这是不可逆的过程。

张车伟认为,从广东情况看,随着招工难加剧,“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会越来越普遍。

实际上,广东已有不少企业正加快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广东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跟杭州师范学院生物技术学院成立杭师凯普班,就是其中一例。

屈群峰介绍,杭师凯普班采取“3+1订单式”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即杭师凯普班学生大一到大三正常学习,大四上学期的周末课程,由企业技术骨干授课,融入企业文化、产品、技术等,下学期到公司各个部门顶岗学习,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毕业之后转正为公司员工,参与公司技术合作和技术培训。

不止是杭师凯普班,定向培养的搜于特班也开始在广东一些学校成立。黄小艳介绍,搜于特班设立奖学金制,在学校开始招生的时候就确定为定向培养。“这种‘订单式’培养方式有利于企业解决一部分人才紧缺问题。”

张车伟说,可以预见,随着人才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人才红利”将逐渐释放,“人才红利”将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力。要最大限度挖掘“人才红利”潜力,建立经济、产业和人才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吸纳更多人才,人才再推动产业发展。

中国人事科学院原院长吴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智造”转变,经济发展开始从向“人口红利”要效益转变为向“人才红利”要效益,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高收入、高技术成为未来就业市场主流趋势。

吴江认为,现在大学生就业光靠学历是不够的,对专业素质要求更加突出,整个劳动力市场朝着专业化、技术化方向发展。没有技术,就没有岗位。技术含量高低决定着收入水平高低,企业将通过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决定对人才的使用。(记者 倪铭娅 实习记者 江玲)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