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房产自媒体耸动的标题制造你心中的焦虑

2019-03-18 08:27:5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开盘售罄、城中稀缺、万元时代、黄金区域、最后机会……这样的字眼是不是很熟悉?你要么在微信朋友圈看过,要么在微博上看过,走在大街上,公交站牌广告和直递广告传单上也随处可见这样的大标题。

近两年,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区域后发优势凸显,西部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房价迎来一轮较快速上涨,许多知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争相进入这些城市,瞄准商机拿地块、搞建设,过去对房价起伏“无感”的年轻人开始在茶余饭后谈论房价、楼市。

“要不要买房?”几乎是每场讨论必将走向的终极之问。

有谈论就有商机,一大批房产自媒体雨后春笋般在这些二三线城市出现。探访在建楼盘情况、推荐在售楼盘消息、评述楼盘环境品质、打听地块拍卖消息、预测区域房价走势、涉足房地产交易中介,依附在整条产业链上的自媒体为行业的活跃添了一把火。

常有年轻人在讨论时转发一些微信公众号推文做参考,笔者发现,不少人的心被这些自媒体标题撩拨得异常焦虑——进入万元时代了,我3个月工资买不起1平方米房怎么过下去;有楼盘居然突破2万元,我是不是该赶紧买一套放着等赚钱;我家不在未来黄金区域,是不是要把现在房子卖了换一套好地段的房子;听说摇号可以走后门,我是不是该去找找关系……

总之,不论手头有钱还是没钱,不论现阶段有需求还是没需求,不论是不是真的对房产市场感兴趣,许多年轻人生怕错过这场近在眼前的“大潮”,跃跃欲试又怕踩不准鼓点,自媒体上的每一条相关信息都成为判断是否入场的依据。

事实上,这些自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一直都要打个问号。一些重要的数据直接来源于利益相关方,缺乏严谨的核实求证,不少个人观点、一家之言没有给读者足够的提示,仿佛成为读者必须相信的公理。要知道,自媒体很重要的价值实现是赚取流量进而变现赚钱,只要言论不违法,观点的边界可以很宽,至于社会影响到底如何,很多自媒体鲜有考虑。

2018年6月,重庆市的网信、公安、房管等部门公开宣布严厉打击利用自媒体公众号等网络媒体炒作渲染房价上涨、造谣传谣制造恐慌、组织“炒房团”炒房等行为,净化舆论环境,稳定市场预期。

从2017年全国两会开始,一个叫“房住不炒”的词成为热点,年轻人“要不要买房”之问还应回归做这件事的初心:当你有需求又能买得起的时候,甭管大小都是自己的家;当你没存够首付款还难以承受贷款压力的时候,就安心租房或者寻求保障房支持,用心生活,这也是一个温暖的小窝;当一时半会不必要思考房子问题的时候,那就干脆别焦虑,多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吧。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