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各行各业都在负重前行,航空业也不例外。民航局披露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民航全行业累计亏损398.2亿元,其中,航空公司亏损336.2亿元。
巨亏之下艰难度日,民航业的春天何时能够到来?
一季度国内民航业巨亏近400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1月23日,民航局印发《关于免收民航机票退票费的通知》,宣布24日0时起旅客可免费退票。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传统的春运旺季变成一场退票潮。根据中国航协数据,截至3月2日,国内外航空公司共办理退票2454.5万张,票面总金额271亿元。
一方面是航班数量大幅削减,一方面要承担退票带来的资金压力。2月国内民航业共亏损245.9亿元,其中航空公司亏损209.6亿元,创单月亏损最大纪录,相当于一个月亏掉了去年80%的利润。
3月份,虽然国内逐渐复航,但国际疫情形势严峻,国际航班进一步削减。根据航空数据信息公司OAG的数据,过去四周里,航空公司每周都要从市场上撤掉大约5800万个座位,以应对疫情所造成的需求下降。
民航局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民航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2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7407.8万人次,同比分别下降46.6%和53.9%。一季度全行业累计亏损398.2亿元,其中航空公司亏损336.2亿元。
在全行业遭遇寒冬时,各家航空公司的亏损成为必然。4月15日,山东航空和华夏航空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华夏航空预计亏损0.91亿元-1.16亿元,山东航空预计亏损5亿元-7亿元。
对于一季度亏损的原因,山东航空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需求下降明显,疫情爆发后公司虽大力度开展各项生产自救活动,但面对着整个行业的低迷态势,公司一季度投入运力大幅消减,营业收入大幅减少。
“旅客出行由春运前的高峰骤然大幅减少,2月影响最为严重,3月开始逐步恢复。”华夏航空指出,报告期内公司运力虽有所增长,但航班执行率、客座率同比均大幅下降,营业收入相应减少;同时,固定成本支出无法削减,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为负数。
民航专家綦琦认为,今年航空业整体业绩和疫情防控走势高度相关,目前研判不乐观。“与非典时相比,这次疫情要严重得多,持续时间长、波及面更大,而且是国际国内双重打击。由于市场需求不足,票价水平低位,全行业预计还会维持一段时间的大规模亏损。”
航空巨头海航面临资金流考验
在行业普遍亏损面前,即使海航这样的巨头也面临资金流的考验。
2月,海航集团发布公告称,自2017年末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海航集团积极开展自救,但未能彻底化解风险。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流动性风险有加剧趋势。
海航的资金流风险终于在债券到期前爆发。4月14日晚间,海航在“13海航债”到期前夜仓促召集持有人开会,要求投资者在短时间内表决该期债券本息延期一年的议案。多位投资者向媒体表示,因时间有限来不及准备材料,无法维护自身利益,纷纷谴责其不遵守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
15日凌晨,海航集团在其官微发布《致歉信》,称受疫情叠加影响,现金流压力巨大,拟“13海航债”延期一年兑付,并就仓促召开持有人大会道歉。
海航集团的道歉并未平息此次风波,“15海航债”的异动便是一个佐证。“15海航债”15日开盘大跌23%。上交所公告称,“15海航债”盘中临时停牌到10:04。复盘后,“15海航债”继续下跌再次临停,二次临停前跌31.08%,报价27.01元。第二次临停后,14时57分起再恢复交易后收报29.1元,跌25.75%。
“15海航债”近五日走势。数据来自Wind
截至目前,海航集团存续债券规模为140.09亿元,存量只数为7只,多为1-3年内到期。“遭受重创的海航还能如约兑付吗”成为行业和金融市场关注的话题。
航空业何时复苏?
国际航协认为,疫情造成的危机正在持续加深,具体体现在各国持续三个月的国内旅行限制,而且各国随时可能进一步延长国际旅行的限制,这都将对航空客运的需求带来严重的冲击。
国际航协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Alexandre de Juniac)认为,“预计行业二季度净亏损达390亿美元,加上潜在的350亿美元高额退票费,如果没有及时的援救措施,二季度行业现金支出高达610亿美元,将进一步掏空航空公司的现金流。如果没有紧急援助,许多航空公司将倒下,无法助力未来的经济复苏。”
目前,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对航空业的扶持政策,其中包括减免部分收费、调整税收政策以及对国际航线进行补贴等。南航、东航等航空公司也在通过客改货等方式增加收入。
有业内人士认为,航空公司二季度面临的形势将比一季度更加严峻。
“一季度,航空公司有近一个月的正常运输可以盈利,以及两个月的大面积停航压低可变成本。但二季度的复航将抬高运营成本,在更低票价的背景下,全球低油价的利好对航空公司业绩的持续下滑难有实质性遏制作用。”綦琦表示,“全国出行管控政策解除之日,方是民航业国内市场触底反弹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