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按下加速键 各地投资方案竞相出炉

2020-06-04 08:15:06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聚焦“两新一重”、扩大有效投资正在各地掀起热潮,备受关注的“新基建”再度按下加速键,各地投资方案竞相出炉。与此同时,力挺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集群也在如火如荼推进,重大投资项目密集上线。无论是新基建还是新兴产业,既是扩投资稳经济的发力点,也是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新动能的新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传统投资项目,新基建等项目将以市场化投资为主,新型投融资路径正在浮现。业内指出,随着金融支持等政策力度加大,以及项目回报机制进一步明确,社会资本有望加速集结,为壮大新动能注入源源活水。

新基建和新兴产业项目再提速

作为“两新一重”的重要领域之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各地全速推进。

6月3日消息,福州市日前印发了《福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和《福州市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的若干措施》。未来三年,福州将实施首批总投资额为2300亿元的175个重点项目。

这不是个例。长沙市近日制定了《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部署了第一批拟建设的通信网络、信息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等4大类80个“新基建”项目,预估总投资1700亿元,并且每年将确定一批“新基建”示范项目。

除了新基建之外,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也被纳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不少地方正火热启动新兴产业项目投资。

上海提出,将引导国资国企通过自我发展与并购重组相结合,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相结合,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以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广东提出将打造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新基建、新兴产业项目成为各地重点支持的投资领域。与传统投资相比,这些新领域相对投资周期短、拉动能力强,具有网络效应和乘数效应,对于经济稳增长、培育新动能作用显著。

“新基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不仅是立足民生、提振内需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我们能否‘弯道超车’和‘危中求机’的胜负手,更是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升产业和创新层级的关键所在。”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资金组合拳发力 企业加速布局

这么多投资项目,钱从何来?一方面,具有针对性的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支持不断加码,另一方面,有效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也在发力。

围绕新兴产业投资,银保监会日前提出,将引导和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制造业支持力度,强化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金融支持。而在新基建领域,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5月29日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时表示,整个新基建范围可能会随着形势变化不断拓展。与公路、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新基建的投资主要是市场化投资。

不少企业已经在加速布局。腾讯近日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元,用于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此外,腾讯还将结合产业技术创新需要,重点投入云启产业基地、工业互联网基地、创新中心、产业园区等方面的建设。而阿里巴巴、京东、百度也在近期纷纷推出新基建布局计划。

刘向东表示,不同于具有完全公共品属性的传统基建项目,新基建以及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投资效益,对市场化投资具有较强吸引力。对一些盈利前景好的项目,社会资本的介入程度也更深入。

“今年以来,数字化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在客观上加速了新基建进程。我国一批通信和互联网头部企业不仅在产业互联网技术和生态方面有丰富积累,而且具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将在新基建等领域中发挥更积极作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隆云滔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

专家表示,激发社会资本活力,不断发展壮大新动能,还需要不断创新投融资方式,持续优化投资流程,提高项目的收益率和回报率。

高瑞东指出,新基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投资主体将以企业为主,项目收益率由市场认可度来决定。由于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效应,政府有必要积极推动引导。“可以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思路,政府做好规划布局和政策支持,全面打通和拓宽社会资本进入渠道。”高瑞东说。

以新基建为例,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投融资(IGH)合伙人李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新基建以信息产业技术为主,对创新性要求更高,更适合市场化主体参与。“具体投资路径应区分项目类型,其中信息技术设施,收费机制明确,适宜由企业自主投资,政府给予相关补助或资金支持;对于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具有较强关联性,可采用PPP或合资合营方式实施。”李炜说。

隆云滔表示,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将成为新基建重要资金来源。建议进一步规范推动PPP模式,优化金融工具配套政策,降低社会资本参与门槛,利用新型融资模式有效拉动以民营企业尤其是互联网科技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以新兴产业为着力点、带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

刘向东指出,激发社会资本活力,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投资者权益,特别是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同时还要尽可能明确项目投资回报率,以方便社会资本权衡投资的成本收益。

李炜也表示,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打造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探索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从而激发社会资本的潜力。(记者:班娟娟)

责任编辑:ERM523